年初以来家电板块基本跑平了沪深300指数,家电板块年报和一季报的业绩整体是比较靓丽的,但今年宏观面的走势疲弱,房地产销售低迷,压制了家电板块的估值提升。在面对互联网冲击下,家电行业经历从思变、谋变到改变的演绎——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创新、融合创新等商业模式的转变向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白色家电绽放异彩
格力电器近日发布2014年一季度快报,预计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3亿元至22.70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业内人士表示,格力电器盈利能力提升继续显现,一季度业绩表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瑞银证券认为,净利率提升是业绩超预期的主因。这又主要源自以下几点——一是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成本显著降低;二是产品结构继续改善,变频空调和中央空调占比上升;三是销售费用率同比显著下降。
厨电行业龙头老板电器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5%至26.5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同比增长47%至3.82亿元。数据显示,2013年老板电器电商收入同比增长了140%,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超过20%.与此同时,公司大力建设自有专卖店体系,2013年底公司经销商数量达到88个。国泰君安分析师范杨称,渠道多元化扩张仍将持续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管窥一豹,老板电器的不俗业绩反映的正是高端厨电行业的广阔前景。业内人士称,高端厨电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超越行业周期增长。一方面,目前厨电行业集中度依旧较低,但行业未来将进入激烈的整合期;另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存在,中高端厨电在整体厨电中占比稳步提升;此外,随着龙头渠道下沉加速,三四线市场开拓也为中高端厨电稳步增长提供支撑。
黑电需求疲弱仍需谨慎
2013年年报和2014年一季报发布近日收官,从业绩情况来看,家电板块业绩出现分化,市场表现也冰火两重天。以格力电器、老板电器为代表的空调、厨电企业业绩均有不错表现;而以四川长虹、九阳股份为代表的黑电、小家电企业业绩表现不佳。从市场表现来看,之前经历大幅上涨,业绩低于预期的品种,近期跌幅较大。
四川长虹公布2014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25.31亿元,同比下降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3.26万元,同比下降9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1亿元;每股收益0.002元。公司一季度业绩相对于年报可谓是出现惊天巨变。令人吃惊的是,在四川长虹的一季报中,对于这次业绩大幅滑坡没有任何解释。公司并未告知投资者,为什么四川长虹的业绩出现了如此的巨变。
近几年来,豆浆机行业一直都不景气,以豆浆机出生的九阳股份也难免受累。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63亿元,同比降0.23%;实现净利1.03亿元,同比降9.66%。另一方面,前期市场关注很高的“One Cup”随饮豆浆机的销售似乎也并没有为一季度收入添色。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直言:目前销量低于预期。
此外,九阳股份号还预计今年1-6月净利润变动区间为2.03亿元-3.04亿元,变动幅度为-20%-20%。公司对此解释称,2013年以来,公司食品加工机类产品的销售逐步企稳,营养煲类、西式电器类产品持续增长,公司创新能力支撑从“豆浆机”向“全品类料理小电”的品牌转型,公司收入构成情况深入优化。
业内分析师认为,一季度收入增速为-0.23%,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四季度进货高峰收入增速达23.84%,创出近三年来单季最高值,由此放慢了一季度提货节奏。 从品类上来看,压力锅、电磁炉两大子品类提货热情减低是导致收入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豆浆机仍处于恢复阶段,同比略有下滑,饭煲等非豆类小家电增长仍然明显,市场份额仍在提升。
智能家电成发展核心
随着年报披露渐入尾声,家用电器行业的业绩情况总体表现较好,但业绩的分化格局更加明显。除了龙头企业与二、三线厂商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外,对比业绩同比增长个股的所属行业分类还可以发现,这些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中约9成个股都为白家电,其中以厨电及白电龙头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呈现超预期表现,而黑家电及小家电的业绩则明显承压。
亮丽的业绩加广阔的前景令白电获得股市的青睐。招商证券分析师纪敏表示,“也许所谓估值修复并不能带来家电等低估值蓝筹的大幅反弹,但盈利确定性和高股息率蕴含的防御性特质足以令其成为当下A股市场资金博弈中的避风之港。”渤海证券伊晓奕也表示,从制造商来看,稳定的业绩增长以及部分企业较高的分红吸引了资金关注,年报和一季报密集发布期看好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利润增速超预期可能性较高的白电和小家电子板块。
东方证券唐思宇认为,随着参与厂商增加(主流厂商纷纷加入智能化行列)、产品丰富(由过去的智能单品拓展到全系列的智能化家电产品),白电智能化正在加速发展。“更多主流企业的参与,成系列产品的推出,能够加速智能家电行业的发展和成熟,有利于智能产品渗透率的提升,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平台服务盈利模式的完善和落地。”唐思宇称。
对于整个家电行业而言,目前所做的调整不过是转型升级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不论是家电企业还是渠道商,眼睛若只盯着近期的经营做文章,极有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转型是企业整个系统的调整和升级,技术的创新、营销的变革、管理的完善、服务的提升等都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事实上,适当放缓增速,着力完善经营管理的体制,有助于企业留足发展后劲。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长远发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