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进入淡季的家电行业,会“默默”地走过2014年。但小米和美的宣布合作的重磅消息却引来家电行业一阵“骚动”,加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挑起的骂战,更将年底原本平静的家电行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家电和互联网的跨界合作并非首次。随着智能化概念的发展,智能家电将成为各家电品牌未来最有竞争力的筹码,也因此,和互联网行业的合作将成为必然。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互联网与传统(实体经济)结合将会是一种必然趋势,而这中间的挑战也在于二者之间的博弈,例如家电与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家居体系中都不愿意对控制入口进行放权,所以合作需要保持双方的利益对等。
事件
董明珠掀骂战 称小米美的是“骗子”
近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旗下公司之一,下称“小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美的将以每股23.01元的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
发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集团1.29%的股份,并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董事。
小米、美的的合作,立刻引来美的竞争对手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愤愤不平”,她更公开表示:“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听说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点急,我急什么。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你赔我两百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如果有一天你的专利比我多,你的质量比我好,我真的有点急了,我得改变自己,我要加油了。”
董明珠称美的为“骗子”,缘于此前美的销售的某几款空调侵犯了格力的专利,因此被判赔偿格力经济损失200万元。而说小米是“骗子”,则指的是小米手机在印度被禁售,因爱立信指控其“不公正”使用了一系列无线技术专利。
对于董明珠的指责,小米与美的方面并未明确回应。
背后
智能家居市场争夺是导火索
究竟董明珠为何对小米、美的的合作如此强加指责,业内人士认为这和目前家电厂商对于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争夺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传统家电企业纷纷推出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其目标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家居领域。
早在今年3月,美的曾正式发布智慧家居战略,实现所有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这与小米的智能家庭战略颇有相似之处,从而让双方一拍即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的和小米的合作之所以招来董明珠的怒火,主要还因为在智能家居市场,和小米合作后的美的已经占有了先机。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 通过跟小米公司结盟,美的集团可以弥补自身在软件、IT、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缺陷,加快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转型的步伐,也让格力、海尔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加大了。
数据
大家电线上销售下降3成
纵观整个家电市场的销售情况,今年以来业绩相较于去年有明显下降。而如平板电脑这样的智能家电销量却不断攀升。
易观最新《2014年第1季度中国大家电线上销售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家电线上市场销售规模达625亿元。2014年第1季度,中国大家电线上市场销售规模为172.1亿元,环比下降33.4%。(大家电是指平板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烟机灶具、消毒柜/洗碗机,编者注)
分析
智能家居市场 跨界合作“互补”
其实,家电和互联网的跨界合作模式,并不是美的、小米首创。早在2013年12月9日,阿里巴巴就曾以港币28.22亿入股海尔集团旗下海尔电器公司。
本周,TCL也宣布了其与互联网电商企业京东的合作,双方开启了首款定制空调“任性调”空调的预约。据介绍,“任性调” 可以让消费者通过京东平台,将自己喜爱的空调外观、功能、产品命名、遥控器等告诉京东,然后京东根据消费者呼声最高的空调选择方案,反馈给TCL,从而生产出消费者的定制空调。
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则表示,目前虽没有和互联网企业形成资本合作,但是业务合作一直在推进,“出于默契,我们和对方都没有大肆宣传,在内容服务、用户交互等方面我们都有合作。”
未来
家电与互联网合作是趋势
对于以小米、美的为首,瞄准智能家居市场的跨界合作,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认为,双方在智能家电方面的合作是通过芯片来实现,小米拥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以及广大的用户资源,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之中优势比较明显,而美的如果想独自承载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投入时间和成本来做研发,在时间上有可能会错过最佳发展时期,因此双方采取深度合作,瞄准智能家居中的白电市场。
徐昊认为,小米目前具有智能电视,但是在白电市场有空缺。而通过智能路由器来发展智能家居也急需智能家电产品做支撑,这样才能将智能路由器的功能向用户最大化开放。
小米此次与美的联手,意味着小米已经在智能家居争夺战中获得了家电企业的支持,这一次突破有望为小米带来更多合作厂家。
对于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走向,徐昊认为,互联网企业与实体家电企业的合作是必然的。因为互联网企业不善于制造,对于产品形态丰富的家电市场,互联网企业面对的困难重重,二者合作是目前最为合适的一种解决方案。
通过目前市场上的趋势来看,此前已有多家黑电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发展智能电视,地产商业大亨万达也开始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开展O2O服务。
因此,未来互联网与传统实体经济结合也将会是一种必然趋势,而这中间的挑战也在于二者之间的博弈,例如家电与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家居体系中都不愿意对控制入口进行放权,所以合作需要保持双方的利益对等。
业内声音
家电业分析人士刘步尘:董明珠反应如此强烈,不完全是因为害怕小米和美的联手,也有情绪自然宣泄的成分。
本来美的是格力对手,小米一个做手机和电视的,完全和格力不沾边,反而也成了格力的敌人,这个敌人是董明珠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当初雷军1元的赌约,非要被她提高到10亿元,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树敌吗?
在今年格力电器(000651,股吧)销售与业绩增长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小米和美的两个敌手反而出现了高增长态势,董能不急吗?担心被小米超越,担心被美的超越。而这一切担心,都和董明珠日益滋长的“大跃进情结”息息相关,她太在乎规模了。
董对智能化不太上心,主要在于她对智能化的理解与大多数企业不同,她认为纯粹的智能化是没有意义的,智能化只能用来为节能服务,属于节能的附带功能。因此,无论开发智能化产品,还是和互联网企业合作,董都不太积极。
虎嗅网:小米正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产物,是符合当前产业结构的模式,任何一个国际品牌、跨国公司,甚至所有发达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这只是开始,绝不是结局。
反观格力,其在传统制造业中艰难突围,踏着无数失败者的肩膀走到了今天,它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需要迫切地找到新思路、新出路,故步自封、循规蹈矩绝不是格力和“铁娘子”董明珠的性格。
一场豪赌更是激发了“铁娘子”的斗志,相信格力也必将在“铁娘子”的带领下奋力迎击小米。不过发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市场、用户、资本才是检验其赌局的最终筹码。
无论是小米还是格力,无论是雷军还是董明珠,谁都是从那“野蛮生长”的时代走过来的,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不必讥笑,不必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