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不是“集成”
笔者实在想不明白,“duang”这个词为什么duang的一下就火了,恐怕也只有成龙大哥才有这个魅力,能让N年前的广告词和互联网搭上边。还有一件令笔者困惑的事情,2014年大红大紫的智能家居,一切准备就绪只待爆发,为什么在2015年显得格外低调,难不成变浮云飘走了?
近期,有关智能家居新品的消息的确不多。CES消费电子展只是引爆了话题,消费者显然并不为产品买单。究其原因,笔者猜测跟“智能概念”脱离不了关系,不得不说家电厂商将这个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阶段。
大玩智能概念,想让消费者买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各路精英们认为把所有够炫的功能植入到产品中才是智能,然后大幅提高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关注,这种做法适得其反。智能家居本来就是一个尚未成熟和完善的行业,任何产品都有被无限开发的可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简化操作步骤。
大玩智能概念 凭什么为智能家居买单?
智能不是“集成”
但事实,总是有些商家做出“特色”,例如在冰箱上加装摄像头可人脸识别身份,或者利用门把手上的传感器检测体温和心率,初步判断你的健康情况,根据当下身体条件推荐饮食建议,如果这些你都做了,那么你让智能手环情何以堪。
增加APP,如何定义智能洗衣机?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笔者并不否认健康与饮食息息相关,可以目前这些太过于概念的东西并不适用于消费者,冰箱就是储物,其智能体现在如何做到物品摆放更合理,可以知道冰箱里缺少哪些食材,至于太过科技的概念显然并不能加深人们对智能家居的了解,反而觉得它是如此的“高大上”,但事实真的如此么?它不过还是一个冰箱。
本着对智能的发展,实现这些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储备。冰箱、洗衣机加入智能概念,价格翻番,却又不实用。智能应该是让人们越来越“懒”,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智能洗衣机只不过增加了APP功能,不还得需要自己把衣服、洗衣液放进去吗?从这点来看,概念还仅仅是概念,不务实就是最大的硬伤。
智能本着“务实”
关于智能家居产品,笔者曾经谈到过一款智能扫把,简而言之就是增加了LED感应灯的普通扫把;或许对比智能扫地机器人来说,宁可花2000买个自动扫地工具,也不愿意花500买个手电筒+笤帚,自己动手是硬伤,智能体现在哪了?
百元起步智能插座 难过价格关
说到价格,这也是大玩智能概念不务实的一个表现。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且不说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是否用得上,单说这价格就不可能让人心动。大家电就不说了,单说一个智能插座价格就略显虚高,动辄百元标准单插位,这价格可以买一个高端非智能5插位插座。
显然,目前商家将智能瞄准了大集成和高价格,这种不接地气的智能产品真的就如浮云一般飘忽不定。1.0版本增加摄像头、2.0版本又增加了智能传感器、3.0版本实现了与其他设备联动...如此下去没有真正的智能产品,只有不断更新的智能概念。你确定,会为这种不成熟的产品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