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美国智能家居安全系统公司Alarm于公布了2015年的财报。2015年全年收入达到2.089亿美元,比2014年的1.673亿美元增长了25%。根据Alarm对2016年的预计增幅大概15%左右。同时,对于SaaS和特许经营的预计增幅大概在20%,这个数字显然跟2015年年报相比,还是比较保守的预估。可见,对于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智能家居安全市场到底有多大?
智能恒温器、智能门锁、智能厨房、智能卫浴,智能产品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智能家居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看到像Alarm这样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企业崭露头角,那么智能家居的安全系统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前景又是怎样的?
在一篇名为《安全性在智能家居中是什么样的角色》文章里,提到了美国犹他州的一家叫Utah-based North Star的安保公司,它通过提供互联网家装智能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了全美增长最快的小区保安公司之一。可见,智能家居安全系统公司已经成为了继智能家居硬件、系统后的又一个智能家居行业细分发展市场。
诺泰克安全和控制副总裁Avi Rosenthal认为,通过应用程序,房主能够打开或关闭设备,或收到通知,知道屋内发生的事情。因此,设备和传感器的成本将逐渐下降,而对于人们希望随时随地了解家里发生的事情将更加关注。”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安全之间的条款系统和解决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未来的智能家居安全演变系统将变成是在接合的整个过程。”
据思科最新报告称,未来10年,物联网将带来一个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未来1/3的物联网市场机会在美国,30%在欧洲,而中国和日本将分别占据12%和5%。也有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如果其中有百分之十考虑到安全性问题,那么整个市场将达到750亿。
如此庞大的智能家居市场要如何把握呢?研究认为,需要改变当前智能家居盈利模式。
“内容拓展”或带来新的盈利模式
根据面前市场判断,短期内智能家居仍将以单品为重点,而非整套智能系统,看好推出带给消费者极致体验产品的公司,单品销售规模扩大后有望形成云平台运营。然单品的盈利以赚取销售每台产品的利润为目的往往忽视了售后服务与维修等,但智能家居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产品能和消费者交互,且家电企业可以通过云数据平台,同步获得消费者和产品的交互数据,这就才能为产品售出后家电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建立可能。如果把“内容(Content)”的概念扩展,可以定义为在家庭生活中,消费者愿意持续支出金钱,或者花时间或精力,享受的产品或服务。则我们认为智能家居是否能够形成新商业模式的标准,即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售出的智能终端产品,精准把握消费者偏好,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后续内容。这一模式形成的前提是,该终端产品本身承载了内容。
投资逻辑:看好推出消费者极致体验产品的公司
寻找带给消费者极致体验智能新品的公司目前业界正在推动家居与物联网融合,共同打造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家居体系,但出现落地难的瓶颈。一方面由于目前智能家居的标准兼容性差,设备互联互通困难。另一方面RFID、传感器等80%以上依赖国外进口,国内缺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产品和技术,导致家居产品整体价位偏高。
同时由于消费者体验仍不够好,加之整套家电价格较高,消费者难以因为智能家居去更换已经保有的家电。所以我们认为智能单品将是智能家居的突破点,我们的投资逻辑之一即是寻找积极拥抱互联网、推出给消费者带来极致体验智能新品的公司。
只有精致轻巧、消费者体验好的的智能家居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并在形成一定量的销售规模后,追求运营平台化的能力,而带有数据中心的平台化运营是形成新盈利模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