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vivo发布最新手机vivo X23。与此同时,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还首次对外发布了vivo的IoT(物联网)战略,并正式推出IoT产品:Jovi物联。周围表示,vivo希望能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无缝联结智能设备,为消费者创造智慧生活体验。
权威调研机构IDC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2 亿部手机,同比下滑 1.8%,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下降,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则达到了5.9%。
从数据可以看出,手机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家手机厂商也在寻求自救之道,其中技术之战已经打响,全面屏、AI、生物识别等各类新名词层出不穷。vivo的IoT战略,则预示着技术之战的更上一层楼:除了围绕手机本身做文章外,手机厂商准备在物联网层面开启全新的战争。
物联网是大势所趋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物联网市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全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其中物联网云平台成为竞争核心领域,预计2021年中国物联网平台支出将位居全球第一。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消费者层面最为重要的展现场景。IDC的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达4.331亿台,比上一年增长27.6%,2022年市场出货量达到9.397亿台,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5%。
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市场,尤其是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和潜力都十分巨大,而这也是当前手机厂商花重金布局物联网的重要原因。目前,国产手机的四大巨头华为、OPPO、vivo、小米均在物联网领域有所涉猎。
2016年年初,华为就释放出布局智能家居的信号。截至目前,华为HiLink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平台已拥有2000多万用户、150多家厂家合作伙伴,接入了100多个品类,覆盖了500多款产品,APP链接超过4亿。
此外,小米也通过布局生态链进入到物联网市场,推出了空调、冰箱、电风扇、净化器等多个品类的产品。小米招股书披露,其IoT业务营收占比达到20%。雷军在上市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十年小米的IoT业务预计达到40%-50%。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对于其IoT业务的重视程度。
今年7月,vivo联合OPPO、TCL、美的和极米科技等多家厂商举行IoT开放生态联盟大会,会议通过了IoT开放生态联盟合作共识,并公布了IoT产品方案。据悉,该联盟的IoT开放生态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改变厂商私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
按照vivo的设想,消费者未来在使用智能家居产品的时候,不再需要下载多个APP,可以在一个应用上操作所有设备,同时智能家居厂商、开发者也不用再针对不同的手机阵营进行适配。
开放与封闭:IoT布局的两条路
手机厂商布局IoT基本是两种打法:一种是走封闭式生态路线,以智能手机厂商为主导,吸纳生态圈合作伙伴,同时自身也参与研发部分智能硬件,另一种是走开放式路线,共同遵守行业的标准规范,并逐渐扩充生态圈的范围。
华为和小米选择的是第一条路。2016年华为推出智能家居三件套:华为Hilink协议、Huawei-LiteOS、华为IoT芯片。时任华为战略Markting部部长的邵洋表示, Hilink协议是进入华为与合作伙伴构建的智能家居生态的必须要素。
荣耀总裁赵明则称,华为的连接协议是智能家居的“普通话”,这也是实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遵守统一的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小米通过自研和投资,也形成了一套封闭智能家居生态链,但消费者必须使用米家APP才能操控对应的智能家居产品。
华为和小米IoT战略的优势在于,在它自己的生态范围内,可以保证产品体验的互联互通和流畅性,但劣势也十分明显,智能家居厂商必须要适配相应的标准,有所谓的定制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家居厂商生产产品带来了掣肘;此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为了使用顺畅和便捷,只能购买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华为和小米为代表的打法,其本质就是全行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而手机厂商也希望把用户数据掌握在自己手机和APP里,从而选择打造封闭式生态,结果就是造成了智能家居行业的碎片化问题,消费者在购买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后,也要安装多个互相独立的APP,使得原本是要智能的家居产品变得不是那么智能。
与此对应的是,vivo选择了一条开放路线。周围接受采访时就直言两个痛点:智能家居厂商需要为各种各样的私有封闭生态去做适配,消费者买回来的产品又不能互联互通。对此,vivo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公有和开放。
vivo联合多个行业的领导品牌共同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并在IoT设备的硬件层通讯协议和OS层私有协议之上构建应用层协议。周围举了一个关于开关的例子:“灯一定有开和关,至于这个设备厂家它基于谁的芯片去设计,这个牵涉到私有协议的问题,其实不用关心。我们只要服务好消费者,保证买回来的灯在所有控制中心,也就是在手机上面,体验是平滑一致的就行了。”
更直白一些,两家智能家居厂商生产出来的智能灯,对应的开关指令不同,这就导致必须通过两个APP来控制,而通过vivo组建的联盟之后,所有的灯都已经做了适配,把不同的指令抽象化指令1和指令2都抽象化,把原来存在的这种不兼容的情况兼容起来,解决了消费者要下载安装很多APP的痛点。
周围以小米打了一个比方:“小米本身在做空气净化器,产品里面也有开关,vivo只需要把开和关的这两个功能,在开放联盟里面相同的匹配,即使是说小米的消费者,当就拿到开放联盟的控制中心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平滑地控制小米的空气净化器。”
vivo升级IoT产品体验
在国产四大手机厂商中,vivo算是比较低调的一个厂商,创始人、CEO等公司高层鲜有露面,但是在技术实力方面,vivo却出奇地高调。
过去一年多,vivo在AI、5G等多方面进行了布局:
8月30日, vivo宣布,基于最新旗舰手机vivo NEX平台,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商用的5G智能手机软硬件开发,并且在尺寸和外观上也已经达到了可商用级别。
6月27日,vivo发布TOF 3D超感应技术。该技术利用传感器测量目标物距离和轮廓,实现手机对高精度3D信息的采集和运算,具备有效深度信息高、工作距离远、结构布局灵活、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
6月21日,vivo发布全新NEX手机,升级了人工智能助手Jovi。通过Jovi,可以让手机在语音的命令下,发红包、收付款,同时可以对手机本身功能设置进行改变。vivo产品经理李翔介绍,Jovi升级后可以实现16个场景、600多项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vivo不仅仅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手机方面,同时也在IoT领域大展拳脚。
除了封闭与开放之争,当前智能家居产品在体验方面也存在一个顽疾: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仅仅是变成了智能手机,并没有离开手动交互的层面。对此,vivo 打通了智能家居设备和 Jovi 语音之间的连接,在接入 Jovi 物联后,用户除了直接使用APP控制外,还可以使用 Jovi 语音来控制这些智能家居设备。
在智能手机领域,vivo是一个老兵,并且这个老兵仍旧大踏步前进;在IoT领域,vivo是一个新人,但却有着一颗野心。周围表示,vivo就是要把IoT的数据、场景和服务做到最好,打破原有的封闭和障碍,因为vivo有这样的实力做到这一点。
伴随着vivo的正式入局,智能手机在IoT上的竞争将掀起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