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助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对社区老年事业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养老助老实际需求相比,社区老年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有些独居老人、失能老人,病死家中多日,不被发现,实在是人生的惨剧。
智能家居可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根据老人们的实际需要,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帮助老人们安度晚年,使其晚景在智慧网络的覆盖之下,有所依、有所医、有所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有的城市启动建设“智慧养老”服务项目,免费为70周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配装一键通终端设备,“红键24小时紧急救助”、“绿键优质居养服务”,为老人提供多级网络化管理体系的智能家居养老服务,这无疑是一大善举。给独居老人家里安装“一键通”,能解决收拾房子、家电维修等困难,的确是高龄老人的好帮手。但就目前的智能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老人们的实际需求。一旦老人发生意外,仍不能保证及时被发现,更难以保证得到及时救治。通过升级智能系统,达到全天候监护老人,看护老人,是智能家居的必解题。
智能网络只是一个信息平台,真正做到服务到家,还要依靠硬件支撑。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养老产业,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智能家居养老新模式,实现智能家居养老服务标准化,非常紧迫。一方面要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原有非专业社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素质与能力水平。要达到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要,能够全方位地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助老服务。在为高龄老人、低收入失能老人配置智能家居设备的同时,还要提升跟踪监护手段,即便老人出现意外不能呼叫,也能被及时发现。达到这一步,老人方无忧,才真正叫智能家居。想成为受欢迎的客人,智能家居得先进对门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