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国省干线上,如梭的车辆风驰电掣;平整的乡村道路上,客货车、农用车满载着农民的欢笑南来北往;崭新的农家院落里不时飞出一辆辆机动车,呼啸着驶上公路疾驰而去……一幅幅流动场景如同优美的诗画,映射出鄂尔多斯市公路建设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这喜人的巨变,始于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设计人员心血的付出。在鄂尔多斯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他们抢抓机遇、严把质量关口,从建院伊始的8.6公里到如今建成和正在建设的18000多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气贯长虹,搭建起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留下了一代又一代勘测设计人员的奋斗足迹。多年来他们栉风沐雨、跋涉山水,以“敢以双脚丈天下”的勇气,走过了艰辛的路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青春年华乃至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使公路勘察设计在我市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昂首奋进,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三十六载打造出响当当的公路勘察设计品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日记页页翻过,难忘的镜头定格于1978年。这一年伟大的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在这同一年,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成立了。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严格秉承“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设计精良、诚信创新”的经营理念,主要从事指令性测绘任务,担负着公路、市政交通的勘察、设计、科研、测绘、交通工程设计、工程地质钻探等工作。改革开放36年来,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可以说硕果累累,编制工可研报告、勘察设计公路里程近万公里,工程造价累计愈400亿元,为鄂尔多斯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越迈越大的脚步,以及在荒漠、山川中洒下的汗水,见证了我市整个公路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
1978年至1989年,是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的艰苦起步时期。由于当时整个社会还处于计划经济状态,修建公路的任务不多,勘测任务很少,年平均勘测设计里程只有80公里。面临这样的局面,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逆困境而上,积极探索,稳扎稳打,为勘测院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在每次的勘察设计之前,勘测设计院领导班子都要精心选拔项目测设人员并安排专业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测。每一次勘测,大到一张图纸,小到一个符号都认真对待,严格杜绝了粗糙设计、错误设计等现象。 1990年至1996年,是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扎实创业时期。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设计院乘势而上,积极增加技术力量,更新技术设备。7年间,勘测设计里程由年平均200公里达到400公里,给设计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7年起,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年,设计院试行将每一项勘测设计任务从时间、质量到费用支出,统一落实到项目负责人身上;由分管院长组织有关科室进行监督检查,执行项目负责人勘测设计质量终身制;任务落实基本做到了责、权、利明确,劳动报酬基本做到了按劳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一年,勘测院组织人员勘测设计了文明世界的“穿沙公路”。勘测人员从库布其大沙漠腹地纵穿而过,在110公里的勘测里程中,和狂风抗衡。沙海渐退,阡陌铺就,绿荫跟进,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填补了在大沙漠中修建黑色公路的空白。
2000年,设计院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和鄂尔多斯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九五”伊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圆满完成了775公里的勘测任务,创下了建院20多年来年勘测设计里程最长的记录。 2001年至2004年,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乘着我国加入wto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强劲东风,按照市局的总体要求,坚持质量第一,以质量求信誉、求市场、求生存,稳步完成勘测任务,并呈现出年勘测量稳中有进的态势。2003年,国家建设部批准设计院为“工程勘察乙级、公路设计乙级资质”。
2005年至2006年,设计院全面推行了院长领导下的岗位责任制,保质保量完成了勘测设计任务753公里。 2007年至2008年,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设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迈出了新的步伐。 2009年,是鄂尔多斯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扩大内需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年。设计院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计完成三级以上公路里程1138.14公里、互通3座、环岛1座,完成桥梁工程勘测592.28延米。这一年的成就,为设计院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我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总计完成三级以上公路施工图设计642.084公里、互通2座、立交1座,完成桥梁工程勘测设计816.6米,编制完成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05.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