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从铜仁日报获悉,市道路运输局客户服务中心接到3起乘客求助电话,请求帮助找回在出租车上遗落的物品。接到电话后,市智慧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乘客提供的车牌号码、行车路线等信息,通过智慧交通平台联系到失主所乘坐的出租车驾驶员。驾驶员随后将失物送到智慧交通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再将其归还给失主。一个电话就能很快找回遗失的物品,这是我市建设“智慧交通”所带来的变化。
铜仁是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基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是一项基本的民生改善工程。这几年,我市不断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全力构建“智慧交通”指挥平台,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效率,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便利,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交通”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我市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打造智慧交通为抓手,以铜仁市智慧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利用智慧交通科研领域的科技创新,共同完成智慧交通管理平台的搭建与运行维护。将先进的交通理论与各种高新技术集成运用于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过程,通过智能化地收集、挖掘分析交通数据,并及时地反馈给系统的监管平台或驾驶员,监管人员或驾驶员借助于即时处理后的交通信息,迅速做出反应,以平衡交通资源和保障公众出行安全、便捷、顺畅。
目前,建成的市智慧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对8个区县实行“智能交通”管理,建成交通卡口64套、新建及整合前端视频247套、执法取证设施188套、路面检测系统4套。对全市276家运输企业、3086辆重点监管车辆,153辆公交车、760辆出租车、38辆校车,287家汽车租赁企业、2283辆租赁车辆及驾驶员全部纳入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监管。
在交通出行方面,全面实施“大数据+地理”。采集全市范围内的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包括遥感高清影像、地形图、三维模型数据等,目前已建成数字铜仁地理信息平台,为相关部门、企业、民众提供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时效性的测绘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服务。
“目前,我们通过推动‘大数据+’来促进‘智慧交通’建设。”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应用大数据有助于了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人的出行规律和原因,实现交通和生活的和谐。如今,铜仁交警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利用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支持和用户群体,结合政府部门强大的交通信息数据,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此外,交警部门以大数据为主导,依靠政府权威数据后台,推出了“仁城交警”等系列应用,道路信息、网上缴费等均能足不出户在线了解和进行,为市民提供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
当前,我市正以“大数据+”构建智慧交通体系,不断优化数据分析模型,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