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今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简直巨变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7-12-18 13:31:41

摘自:桂林日报

如果说,“北通南畅、东拓西联”工程在前几年还只是停留在字里行间的规划蓝图,2017年已经全景跃然眼前,构建了城市交通新格局。伴随着重要节点改造提升,沿线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肌体实现全方位的舒经活络,迈入“扩容提速”的品质交通时代。

桂林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在桂阳公路热火朝天赶进度、追工期建设大潮中拉开大幕的,而这一年的年末,紧锣密鼓的施工交响曲还在奏鸣,中山路上的人行天桥一夜之间完成合并吊装亮相街头,与年初的十足干劲遥相呼应。

在桂林城市交通建设的时光轴上,2017年是极有分量的一年:中山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的关键节点相继架起了人行天桥,漓江桥改扩建、龙门大桥新建、香江立交桥新建工程相继竣工,城市大批道路完成了提升,市区一系列路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竣工……桂林实施“北通南畅、东联西拓”工程以及“全面实施城市交通畅通优化工程”的每一个坐标都清晰落下,成就了2017桂林城市交通格局的破茧蝶变。

与其他城市一样,近几年,城市中心拥堵、进出城市通道单一等矛盾凸显,桂林在遭遇城市化、机动化进程高速发展期“阵痛”的同时,却也通过卓有成效的治理疏解提升优化,实现着城市交通环境的新生——— 桂林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各城区之间原本单线连接的路网实现了互联布局,迫在眉睫的桂林城市交通困局在今年得到全面扭转改观。

如果说,“北通南畅、东拓西联”工程在前几年还只是停留在字里行间的规划蓝图,2017年已经全景跃然眼前,构建了城市交通新格局。

更畅通!节点瓶颈各个击破  喜迎“扩容提速”品质交通时代

【市民评说】

“香江立交桥没有开通之前,每天上下班高峰时的拥堵让人无限焦虑。”谈及现如今的出行体验,在七星区工作的伍女士眉头舒展。香江立交桥的开通,成为家住临桂的伍女士这一年最满意的城市变化。

“以前桥窄,上下班高峰期通过漓江桥花上十几二十分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遇到桥上有追尾或剐碰事故,堵车时间更久。”家住建安路的市民路女士在漓江路一家公司工作,前两年常常弃车选择步行,“今年漓江桥扩建通车,无论骑自行车还是开车,都不再备受折磨,而成为一种享受,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我们办的大实事啊!”

【全景扫描】

梳理2017年,力主打破城市交通关键节点瓶颈、实现道路扩容提升的捷报频传:

南畅催生了新效应。集产业发展、旅游景观等多重使命于一身的桂阳公路改扩建暨“南畅”工程,在全面完工之际就吸引了世界目光——— 这条贯通市区与雁山、阳朔的交通要道成为了世界级自行车公路巡回赛环广西赛中的最美赛道。有效改善桂林南部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东拓延展了新空间。断头多年的芳香路最后500米被打通,路面破损严重的东二环路机动车道整修完工全面开放通行,市区东部道路交通有效盘活。

西联有了新枢纽。新建于1988年的漓江桥完成改扩建,由原来的机非混行双向四车道变成现在的双向六车道,还另设非机动车道,与竣工全面通车的香江立交桥一气呵成,让桂林城市东西向交通动脉有效摆脱了“栓塞”。

北通打破了老瓶颈。全长906米的芦笛路铁路涵洞接线工程历时3年突破阻力,终于相继全面完工。叠彩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芦笛路铁路下穿通道作为我市“北通”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通车不仅方便了芦笛路东西两侧3万多居民出行,同时也缓解了北极广场这一节点的交通压力。

除此之外,桂林市内65条道路相继完成“白改黑”路面改造提升工程,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这一系列以内涵改造为主的交通建设工程,有效实现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増容扩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出行效率,同时也彰显了城市集约发展的智慧。伴随着重要节点改造提升,沿线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肌体实现全方位的舒经活络,迈入“扩容提速”的品质交通时代。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