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省文化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哈市社科联主办,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哈尔滨论坛正式启幕,来自城市管理、规划、文化、旅游、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结合打造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和大数据等新领域、新变化,共同“把脉”冰城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方向。
打造国际大都市 松北应建特色高端旅游休闲区 围绕哈市国际化开放城市的建设,哈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于亚滨建议,哈市打造国际大都市,服务业要有特色更要上层次。
要以大松北为重点建设具有地域特色高端旅游休闲设施,营造留住高端商务人群的休闲环境,建设地域特色高端旅游休闲区;以城市中心城区、群力、哈西、会展、哈南和松北等七大商贸中心为重点,建设高中低档系列酒店服务业,满足哈尔滨举办各种国际性大型会议活动的需求;以道里、南岗和道外等老城区为重点,建设体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餐饮特色、娱乐休闲和商务洽谈等服务系列,打造吸引人留住人国际化的商务环境。
哈市还要加快国际化区域物流枢纽建设,以发展临空经济为依托,推动航空物流与仓储转运中心建设,建设以哈尔滨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拓展与俄、东北亚和北美地区的航空货运业务,鼓励航空企业开辟国际航线,构建以哈尔滨为中心,以东北亚地区为腹地,延伸俄罗斯与北美、欧盟多地区为辐射范围的国际航空货运大通道。
发展旅游 制定智慧旅游发展路线图 作为冰雪旅游名城,哈市旅游业还没升级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此,哈市社会科学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直言,哈尔滨要想做大旅游业,发展智慧旅游是必经之路、必由之路,政府和旅游企业都应予以关注。
王晶说,智慧旅游应通过智慧旅游引导和规划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但承担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旅游指挥调度服务平台的应用层面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行动迟缓,积极性不高。在其他城市已开展的旅行社电子合同、景区电子售票系统、4A级以上景区的WiFi覆盖、虚拟旅游和自助导游服务,哈市都没有开展,哈市智慧旅游也未形成共享机制。
王晶建议,哈市要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地方智慧旅游发展路线图。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做好引导服务。吸引国内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团购服务平台和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来哈发展。将“注重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作为“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站在游客需求的角度来提供服务。
摊贩管理 流动商贩分区对待 道外“百姓市场”应保留 在城市管理中,流动商贩是个棘手的管理问题。本次论坛上,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专家金烨提出,应依据哈尔滨各区文化特色,坚持执法适度原则,区别对待各区不同的文化、历史与行政区域功能。
比如,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南岗区,和道里区人流、车流密度很大的商业区,为避免交通拥挤,应该坚决取缔这一带的流动商贩。而道外区有古玩市场、旧物市场、花鸟鱼市场、宠物市场,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市场在哈市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地区的“百姓市场”应该被保留下来。但也应该予以规范,如在规定时间、规定区域内经营,适当放宽。
汇聚人才 吸引各行业人才落户冰城 在城市发展中,人才争夺战也已经越来越激烈。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曲文勇认为,构筑哈尔滨人才资源战略高地、形成哈尔滨人才蓄水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曲文勇建议,应利用哈尔滨目前的教育优势,通过强大教育系统,为哈尔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哈市还要形成本城市特色产业,比如航天高技术创新园区的新材料产业等,这些重点建设的新兴产业可以吸引行业高端人才,形成特色产业链。同时要发展多领域人才,不仅是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才,还要有各行各业的优秀从业者落户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