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资费降价大势所趋 网络提速监管也要跟上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01-09 11:04:07

摘自:劳动报 评论

随着2013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4G牌照,给信息通讯开辟了又一条“高速公路”,于是“高高在上”的资费何时能更接地气,成为老百姓今年一大生活愿望。

随着2013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4G牌照,给信息通讯开辟了又一条“高速公路”,于是“高高在上”的资费何时能更接地气,成为老百姓今年一大生活愿望。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还希望有关行业和部门更严格地监管,避免让垃圾信息也“搭便车”占用更多流量。

4G资费降价是大势所趋

距离工信部发布4G牌照已有一月,手握7亿多用户的中国移动成为国内第一家公布4G资费的运营商。但随之而来的,诸如“套餐类型太少”、“设置不合理”、“资费太贵”等来自普通用户的质疑声并不鲜见。

那么,消费者以后是为更多的数据流量“买单”,还是能够享受到比现在更便宜的资费?记者了解到,降价乃大势所趋,只是需要一段“磨合期”。

东方证券分析师周军认为,预计4G业务大规模启动后,流量资费有望普遍进一步降低。对照美国、韩国发展路径来看,逐步降低语音短信资费甚至全免费,从而进一步稳定流量资费价格、完善流量资费策略,将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

电信分析师付亮也表示,和3G发展相似,随着4G网络日益成熟和设备不断丰富,4G资费门槛肯定会下调。譬如,中国移动当前138元的套餐,到两年后可能就会降到50元。另外,套餐外0.29元/M的流量资费,未来也将低于0.1元/M。

网络提速监管也要跟上

4G将迎来“富媒体”时代,不少网友担忧,在遭遇了多年闹心的垃圾短信后,在4G网络的普及下,日后会否被迫接受更多垃圾信息,无形中推高消费成本?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指出,在更快的4G网速下,垃圾信息很有可能从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变成包含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综合表现形式。另外,一些商家或许会通过耸人听闻的文字或者吸引眼球的图片诱导用户查看短信的详细内容,达到商业推广的目的。这种诱导行为本身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性,点击查看的结果不仅仅是对用户造成骚扰,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耗费用户的网络流量和资费。

目前,在中途拦截方面,运营商已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客观因素所限,拦截效果并不明显。

付亮认为,如果说垃圾短信需要通过行政监管、运营商治理、安全软件拦截等多种手段解决,那么在4G时代,在推陈出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下,就需要更多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多行业合力为之。

专家表示,新的商业模式给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相关规定可能也要随之“升级”。另外,对于消费者而言,仍需要提升自我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和防范工作,尽可能规避潜在的网络风险。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