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信息频繁泄露,百姓难以充分相信信息安全
过去的2014年,或者说刚刚进行不到三分之一的2015年,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譬如春运期间12306网站被曝出用户数据泄露漏洞,这其中就包括用户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以及邮箱等;再譬如2014年年底考研报名结束后,网上就出现了130玩考生信息的公开叫卖,再到目前一直闹的沸沸扬扬的京东用户隐私泄露事件,许多用户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诈骗;这种种事实都表明,当今的互联网给不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互联网加上金融、医疗、教育或者其他的种种,以及物联网车联网,信息安全没有足够的保证,就如同总有一双或者多双无形的眼睛在时刻注视着自己,这种体验是非常不好的。失去大量基础用户的支持,“互联网+”的发展从何谈起?
二、企业级数据安全事故频发,间谍软件程序大行其道
谁说有钱才能任性,手里捏着一把数据,照样玩得游刃有余。各种各样的数据蕴含巨大的财富,不是多少张没有意义的钞票所能比拟。然而国产软件或者信息安全产品却难以担当保驾护航的重任,导致众多进口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尤其是国家要冲部门企业、被植入间谍程序将是多么的可怕,因此才会有了前段时间国产化这么一个事件。最近不也是曝出苹果6被植入间谍程序么!互联网的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条非常快速的通道,但是信息安全问题这样一个隐形杀手却一直埋伏在前行的路途中,尤其是上升到企业级信息安全的高度,出现问题后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阻碍行业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杀手,这个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互联网+很难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