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6月1日正式启动,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等十部门共同举办,全国各地同步开展。本届宣传周活动将借“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突出青少年网络安全宣传教育。(5月13日 新华网)
网络安全,这理应成为网络时代“常提常新”的话题。一方面,网络安全必须成为我们上网冲浪的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如果连网络安全都不能够保障的话,网络世界的发展将会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另外一方面,需要赢得网络安全保卫张的胜利的话,我们需要勇敢拿起法治的武器才能够奏效。有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只有法治庇佑才能够让网络安全走进春天里。
法治庇佑需要做好“有法可依”文章。在网络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很多,但是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让法治在“有法可依”的道路上充实起来。所谓有法可依,也就是说,对于防御和治理网络安全事件的各种法律制度是完备的。这就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需要加强立法进程的节奏,对于网络安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充分认识,不仅需要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更需要认识到网络安全的治理如果缺少法律的庇佑会出现什么样的现状。只有如此,通过有法可依进程的加速,能够让网络安全处于法律制度的保障中,任何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和治理都能够找到法律的依据。
法治庇佑更需要落实“执法必严”。对于网络安全来说,一旦出现事件,影响往往就是深远的。因为互联网世界都是开放性质。比如各种病毒的侵袭,比如各种黑客行为的猖獗。对于这样的行为,如果要让法治庇佑落地的话,只有走好“执法必严”道路才能够奏效。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每个网络人士都明白哪些法律是规范网络行为的,如果违反将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让其能够心中有数并有着稳定的预期。而网络安全事件一旦出现的话,就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让其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惩罚。只有如此,才能够形成震慑和威胁,让人们不敢轻易破坏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春天,只有在法治的庇佑下才能够实现。而法治庇佑不仅能够让网络安全“有法可依”,从而有效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以及每个网络运营商的行为。让每个人网民,每个运营商能够在法治的规范下,明确自己的行为,杜绝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情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期待着网络安全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