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宣传周过后 这些留在你心里了吗

责任编辑:editor007

2015-09-06 17:37:25

摘自:中国青年网

导语:7日,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中国科技馆完美谢幕,这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安全体验展和科普知识大讲堂活动,不仅让网络安全的概念“落地生根”,还把网络文明之风植入人们的“血液”里。

导语:7日,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中国科技馆完美谢幕,这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安全体验展和科普知识大讲堂活动,不仅让网络安全的概念“落地生根”,还把网络文明之风植入人们的“血液”里。本届安全周现场活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带给人们的思考还将一直延续下去。中国网信网将本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的重点、亮点进行梳理,希望“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热潮永不落幕。

十部门联合主办

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是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十部门共同主办,活动主管部门之多、联动力度之大、推广范围之广在国家级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中尚属首次。

七个主题日

本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设立了七个主题日:

启动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发表“培育好网民共筑安全网”的讲话、我国首个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揭牌、《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首次发布。

金融日:人民银行组织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就网络银行安全进行讲解。

电信日:高校师生走进中华世纪坛公众体验展。

政务日:中央编办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中国机构检索”平台。

法治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大讲堂活动,就公众关心的网络诈骗防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话题进行介绍。

科技日:科技部、中国科协及全国各地科技部门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并就网络安全的应对措施和新的技术向公众进行了展示和解读。

青少年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虚拟展馆正式宣布上线,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体验展”、公布“讲述身边的网络安全故事”征集活动的优秀征文和微视频以及“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优秀展示案例。

“四有”中国好网民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启动仪式上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四有”中国好网民,共筑安全、赢在未来。

“中国好网民”四条标准:

一是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二是有文明的网络素养;

三是有守法的行为习惯;

四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培育“四有”好网民,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从教育入手;

二要从娃娃抓起;

三要从自身做起;

四要全社会参与。

一个基地

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

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关注网络安全的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高科技网络安全互动体验基地。该基地运用了4D场景体验、多人体感互动、语音交互、闯关游戏以及线上线下实时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了互联网世界中的网络威胁,介绍了互联网中应有的秩序,激发了青少年对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的兴趣,让青少年在亲身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

两大活动现场

中国科技馆

主要活动: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揭牌。

中华世纪坛

主要活动:“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网络知识大讲堂。

三项工程

网安启明星工程

网络安全进校园工程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

三项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安全课程教育和公益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推动校园法治网络建设,提升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培养广大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意识和良好习惯。

五大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问题

《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揭示了当前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五大问题:

一是网络安全基础技能不足;

二是网络应用状况堪忧;

三是个人信息保护存在隐患;

四是法律知识薄弱、缺乏事件处理能力;

五是网络安全意识技能提升渠道匮乏。

特别是青少年网络安全基础技能、网络应用安全等意识亟待加强,老年人安全事件处理能力和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急需提升。

八种常见网络犯罪形态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日常打击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八种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包括假冒QQ好友诈骗、网银升级诈骗、网络中奖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虚假购票网站诈骗、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网上酒托诈骗、手机木马诈骗等。

提示建议:遇到亲友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借款时,一定要以电话等其他的方式跟对方先联系,确认之后再转账,防止上当受骗;同时要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用安全保护软件,浏览正规网站,防止电脑中木马病毒,导致资料、信息被盗取。遇到中奖信息、网络廉价购物信息,一定不要贪小便宜,尽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担保支付,登录网络购物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防止钓鱼网站。

原标题:网络安全宣传周过后这些留在你心里了吗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络安全宣传周过后 这些留在你心里了吗

2015年9月6日 15:34来源: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网络安全宣传周过后 这些留在你心里了吗

导语:7日,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中国科技馆完美谢幕,这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安全体验展和科普知识大讲堂活动,不仅让网络安全的概念“落地生根”,还把网络文明之风植入人们的“血液”里。本届安全周现场活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带给人们的思考还将一直延续下去。中国网信网将本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的重点、亮点进行梳理,希望“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热潮永不落幕。

十部门联合主办

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是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十部门共同主办,活动主管部门之多、联动力度之大、推广范围之广在国家级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中尚属首次。

七个主题日

本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设立了七个主题日:

启动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发表“培育好网民共筑安全网”的讲话、我国首个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揭牌、《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首次发布。

金融日:人民银行组织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就网络银行安全进行讲解。

电信日:高校师生走进中华世纪坛公众体验展。

政务日:中央编办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中国机构检索”平台。

法治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大讲堂活动,就公众关心的网络诈骗防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话题进行介绍。

科技日:科技部、中国科协及全国各地科技部门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并就网络安全的应对措施和新的技术向公众进行了展示和解读。

青少年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虚拟展馆正式宣布上线,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体验展”、公布“讲述身边的网络安全故事”征集活动的优秀征文和微视频以及“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优秀展示案例。

“四有”中国好网民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启动仪式上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四有”中国好网民,共筑安全、赢在未来。

“中国好网民”四条标准:

一是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二是有文明的网络素养;

三是有守法的行为习惯;

四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培育“四有”好网民,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从教育入手;

二要从娃娃抓起;

三要从自身做起;

四要全社会参与。

一个基地

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

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关注网络安全的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高科技网络安全互动体验基地。该基地运用了4D场景体验、多人体感互动、语音交互、闯关游戏以及线上线下实时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了互联网世界中的网络威胁,介绍了互联网中应有的秩序,激发了青少年对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的兴趣,让青少年在亲身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

两大活动现场

中国科技馆

主要活动: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揭牌。

中华世纪坛

主要活动:“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网络知识大讲堂。

三项工程

网安启明星工程

网络安全进校园工程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

三项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安全课程教育和公益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推动校园法治网络建设,提升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培养广大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意识和良好习惯。

五大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问题

《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揭示了当前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五大问题:

一是网络安全基础技能不足;

二是网络应用状况堪忧;

三是个人信息保护存在隐患;

四是法律知识薄弱、缺乏事件处理能力;

五是网络安全意识技能提升渠道匮乏。

特别是青少年网络安全基础技能、网络应用安全等意识亟待加强,老年人安全事件处理能力和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急需提升。

八种常见网络犯罪形态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日常打击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八种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包括假冒QQ好友诈骗、网银升级诈骗、网络中奖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虚假购票网站诈骗、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网上酒托诈骗、手机木马诈骗等。

提示建议:遇到亲友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借款时,一定要以电话等其他的方式跟对方先联系,确认之后再转账,防止上当受骗;同时要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用安全保护软件,浏览正规网站,防止电脑中木马病毒,导致资料、信息被盗取。遇到中奖信息、网络廉价购物信息,一定不要贪小便宜,尽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担保支付,登录网络购物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防止钓鱼网站。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