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个人信息安全谁来保障?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李晓明

2015-11-13 11:24:21

摘自:新闻晨报

一场“双11”狂欢,消费者在大肆购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就是其中之一。让消费者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些骗子公司能够知道自己详细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消费者网购后,骗子冒充电商客服更容易骗得消费者的信任。

一场“双11”狂欢,消费者在大肆购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就是其中之一。前脚刚在网上买好东西,后脚就收到骗子公司的电话。网络购物中的个人信息安全,究竟谁来保障?

网购达人张小姐日前接到区号显示为“021”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淘宝客服,说要送充电宝。“我一看电话不对,淘宝不是在杭州嘛,但心想也有可能是上海那边的淘宝卖家,于是就耐心接听了。打电话的是个女的,说是有我的信息,一问之下发现我的地址和姓名还有电话这些信息对方都有。”这让张小姐无比吃惊,“然后她说要送我一个充电宝,但是需要我支付100元快递费,不过另外会给我100元的充值卡。”张小姐算了一下,自己花100元得到两样东西,相当于白拿了一个充电宝,哪有这么好的事。于是她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个电话已经被不少网友标记为诈骗电话。

另一名网友魏先生也同样接到了类似电话,在对方的忽悠下,魏先生信以为真,收下了充电宝和充值卡。用了之后就发现上当了,充电宝是劣质的三无产品,成本估计10元。最关键的是,充值卡不仅不能充值,还是一张回拨卡,按照上面的操作办法,打了电话后还要被“吸费”。

让消费者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些骗子公司能够知道自己详细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消费者网购后,骗子冒充电商客服更容易骗得消费者的信任。

那么,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对此,有业内人士揭露,问题就出在大数据。消费者网购订单提交成功后,其个人数据马上被自动录入系统,上传到电商联盟平台共享,所有电商都能查到你的资料,这个过程会经很多人的手,包括开发公司、数据人员,处处都是漏洞,信息在哪一处都有可能被泄露。

■消保委:

每位受访者都被“骚扰”过

针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市消保委曾做过一次专门的调研。

结果显示,本市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饱受信息骚扰之苦。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介绍,去年下半年消保委历时两个月,对本市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收到过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

垃圾短信中,56%为商业信息,30%为明显违法的信息; 骚扰电话中86%为商业信息,其中39%是关于金融投资的推销,27%是关于房屋租售的,26%是关于一般服务的促销推销。32%的骚扰电话一开始都是自动语音播放,多数最后会自动或者可经用户选择而转入人工接听。

让消费者心惊的是,有19%的骚扰电话能准确说出机主的姓名、家庭地址、车辆情况、车险信息、考试报名情况、家庭信息、投资账户、房屋租售情况、装修需求等个人信息,这也反映了个人信息泄露确实存在。

那么,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呢?从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内容来看,有些能明显看出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途径。如网购后收到各种商家的促销信息,注册考试后不断收到各类考试资料推销,车险到期之前收到多家公司保险推广信息,买房后不断收到家装推销等等。更有甚者,个人信息甚至被明码标价售卖。

■如何解决?

泄露买家信息最高罚50万

如何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市消保委表示,完善立法和打击商家的泄露行为是关键。

“依据新消法,经营者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负有信息安全义务,负有不得以无关商业信息侵扰消费者的义务。”唐健盛指出,新消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而且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尽管新消法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但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商家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还没有明确的执法标准,导致一些商家依然利用掌握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实施电话、短信推销和诈骗。不过,这种情况随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实施而发生了改变。

该办法明确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能收集、使用以及向他人泄露、出售或提供其身份证件号、收入和财产状况、消费情况等个人信息,也不能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违反上述规定的,工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市消保委还建议,针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的经营者,应将其信息泄露和滥用行为作为不良信息记录计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加强监督管理。

[相关新闻]

今天将迎来“双11”投递最高峰

昨天上海拿下日寄发和投递快件量双料第一

记者 言莹

晨报讯 “双11”交易额不断攀升,快件量也水涨船高。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日当天,全国各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件量1.48亿件。上海拿下日寄发快件量和日投递快件量排名双料第一。

国家邮政局预测,“双11”业务旺季将持续到11月20日,发货峰值将出现在12-14日。预计“双11”期间全行业将增加临时性用工超10万人、新投入车辆近5万辆,增加航空运力上万吨。

昨日,记者再度来到韵达长宁东部网点。2800个快件,30名快递员和临时工都表示“忙得过来”。“今天不算多,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派100个不到。”包干延安西路一带的郭师傅推测,13日将是投递最高峰,“因为远的地方包裹还在路上,明天会到上海”。

因为“双11”期间快件量增多,每天从青浦的上海分拨中心驶出的大型厢式货车抵达时间也变动起来。“平时都是早上五六点和下午一两点到。现在车子装满就开出来了,今天是中午11点30分就到了。”张先生说。昨日,快递员依旧能够7点上班7点下班,没有出现加班加点的现象。

据韵达速递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11日韵达速递订单量达到4160万件。今年它在业内率先引入了全自动分拣项目,并在上海分拨中心试点运营,实现了对所有到达上海地区小件的自动分拣。在其青浦的上海分拨中心的操作场地,几乎看不到一线操作人员忙碌的身影。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