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在学校安静上课,也会“天降账单“。双十一尚未开始消费,扣款信息已收到。 最近网上多名大学生反映,自己遇到“被贷款”了。有的是因为受到“白拿钱”诱惑而掉进了骗子的圈套,有的是在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负债”。
轻信网上资助提交个人信息后“被贷款”
日前,网上有多名在校大学生反映,自己被网上资助骗了,不仅没得到资助,还有了“贷款”。原来,是一个诈骗QQ群,声称给学生提供资助,每名学生四年内可得两万元,但必须返还50%资助金给代办人。
群内部分学生相信了,私信群主管理员后,陆续向对方提交了个人生活照、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以及银行账号,还填写了一份个人基本信息表格。资料提交完后的第二天,学生马某就收到了3200元银行转账,按照规定,马某给群主转了1600元。
分完钱后没几天,马某得知,自己收到的这笔3200元资助款,竟然是骗子管理员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网贷公司申请的贷款。电话确认债务后,马某联合群内其他有相同遭遇的同学一起去公安局报了警。
在这里,小翼想提醒大家,骗子能得逞,一般都是戳中了用户的“软肋”,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我国的资助体系一般有两种发放途径,一是政府设在各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办;另一种就是工青妇、爱心企业等。正规的资助不会通过一个信息不透明的QQ群进行发放,这是第一个“破绽”,第二,正规的资助不会让你获得资助后还要返还一半的钱。
学生证、学生公交卡信息泄露“被欠债”
另一种情况,就是莫名“被欠债“。最近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多名学生反应,自己在某家主打学生分期消费的购物网站上“被贷款”了。经记者调查,四川绵阳、江苏南京、河南、福建等地也有学生身份信息被盗用,进而“被贷款”的情况。
今年大二的丽丽(化名)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前不久她在学校看到该网站的校园推广, 便想着输入手机号注册试试看,在进行身份认证的时候却被告知,其身份证已被另一个陌生手机号绑定。随即丽丽致电了该网站客服,要求解除身份证绑定。
之后的几天,丽丽逐渐打听到周围不少同学都遇到了“被注册”的情况,甚至产生了“贷款”,心急的丽丽马上打电话给网站客服,经查询,绑定丽丽身份证的手机账号已经产生了700多元欠款。一旦这个账号主人还不上欠款,这笔信用不良记录将被记录在丽丽的名下,甚至于影响到丽丽毕业后买房贷款。
据了解,截至11月5日,丽丽所在的班级已有20多名同学“被注册”,其中有7名被欠款,最高额度超过900元,总共欠款额度3200多元。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根据调查,这起学生集体被欠款的案例,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所导致,其中,学生证、学生公交卡信息被非法泄露,以及学校在招生时发布的公录名单(单独招生)信息被非法泄露,都有可能是产生被“欠债”的原因。
学生是属于相对比较单纯的社会弱势群体,容易被非法利用。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匮乏和道德标准和底线的丧失,才是导致很多问题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本,即便是我们大家很多人早已不是学生了,也要时刻留意和提醒身边的人保存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不要给别有用心的人制造机会,以避免造成自身的各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