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恐怖袭击引发数字加密争议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翼飞

2016-01-02 09:28:34

摘自:腾讯科技

在巴黎和加州圣博娜迪诺(San Bernardino)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网络加密的争论。接连发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再次激起华盛顿对数字加密的热烈争论。

2015年:恐怖袭击引发数字加密争议

在巴黎和加州圣博娜迪诺(San Bernardino)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网络加密的争论。

一年多来,执法部门一直在指责苹果和谷歌,警告称加密手机让执法人员无法读取存储在手机上的数据,因而阻碍了刑事调查。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大规模监控美国公民之后,美国科技公司开始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然而,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认为,从这些数字加密工具得益将是儿童色情制作者、绑架者和其他企图隐藏行踪的坏人。

接连发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再次激起华盛顿对数字加密的热烈争论。

发生了什么?

11月13日在法国发生了严重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同时攻击了一个音乐厅、一个体育馆和数家咖啡馆,导致129人丧生。随后的调查发现策划者使用加密技术隐藏了行踪。

几个星期之后,一对夫妻在圣博娜迪诺的一个假日聚会上开枪杀死了14人。调查人员称这对夫妻在此前的几年里通过私人的、直接的通讯渠道表达了对激进伊斯兰教和殉教行为的忠诚。

这两起事件引发了个人隐私还是国家安全更重要的讨论。科米抓住这个机会表示,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情报机构有必要访问加密数据。英国政府也做出了类似的呼吁,出台了《调查权力法案》(Investigatory Powers Bill),试图禁止强加密。

如何展开

不同政治派别的美国总统候选人都在呼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来自加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戴安娜·费恩斯坦(Diane Feinstein)声言势必提出一项要求企业遵从法院命令对数据进行解密的法案。跟她一同提出该法案的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Richard Burr)。伯尔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摆出了应该重新修订《通讯协助法》(CALEA)的论据。《通讯协助法》生效于1994年,当时iPhone还没有问世。

代表南卡罗来纳州的参议员、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林德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趁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的机会呼吁那些将加密带到智能手机的硅谷科技公司“明天就改变你们的业务模式”。

对加密和国家安全的讨论成为了2016年总统竞选的中心主题之一。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 Hillary Clinton)呼吁科技界和政府一同合作出台一个“马拉松式的项目”切断恐怖分子的加密通讯渠道。

包括俄亥俄州州长约翰·卡西奇(John Kasich)在内的共和党候选人则倾向于支持强迫科技公司解密数据的政策。但前惠普CEO卡莉·菲奥莉娜(Carly S. Fiorina)表示反对,认为没有必要执行如此强势的政策。她在最近的一次共和党候选人辩论会上说:“他们不需要被强迫,他们只需被请求。”

下一步怎样做

尽管讨论热烈——记住,指责硅谷要比在大规模枪击事件之后抨击持枪游说团体来得更容易——不要期望华盛顿会很快有所行动。

让我们从最明显的事情说起。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存在折中的解决方案——政府调查人员可以通过后面查看公民通讯,而又不会削弱安全的方法(调查性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曾报道称有人嘲讽科米在这个问题上天真无知、不懂技术,称他的建议是“魔幻小马”)。美国政府要求苹果或者谷歌交出加密密钥做法也不会成功,而且有很多网络沟通工具,比如Telegraph通讯应用,不在美国的法律管辖范围之内。

我们目前只能期待这个问题无休止地讨论下去。

来自内华达州的参议员哈里·瑞德(Harry Reid)呼吁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加密的安全后果,“以确保我们的国家安全需求跟科技政策不会互相冲突”。代表弗吉尼亚州的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马克·沃纳(Mark Warner)跟众议院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一起提议成立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如何让隐私和安全达到统一。

他们表示:“美国人民已经听过太多的辩论,而没有看到实质进展。复杂的问题已经退变成简单的话题和模棱两可的要求。我们希望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从科技界、法律界、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研究人员、学术界、公民自由和隐私倡导者和情报、执法人员中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一起探究如何在科技和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