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首届重庆信息安全人才成长交流会召开。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信息安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却一直制约着信息安全体系的发展。今(23)日,由重庆市信息安全协会、重庆市互联网协会主办,重庆远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衡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重庆信息安全人才成长交流会”召开,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了当下信息安全的整体态势、重庆地区的信息安全现状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问题。
现状:重庆网络安全人才仅1万 还有2万缺口
2016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2年头,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68亿,国内域名总数3102万个,网站近423万家。中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 95.2%,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9.0%,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但中国离网络强国目标仍有差距,数据统计,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仅2015年被植入后门的中国网站数量为75028个,较2014年增长86.7%,其中政府网站为3514个,较2014年增长130%。所以,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然而,网络信息安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却一直制约着信息安全体系的发展。“《2014年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总共约为4万人左右,离需求量50多万差距难以缩小。” 重庆远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晓峰介绍,目前重庆地区的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有1万人,离需求量3万人还有2万左右的缺口。
举措:结合重庆实际 查问题补短板齐推进
首届重庆信息安全人才成长交流会的举办,在市网信办副主任吴勇军看来,正好契合了中央召开的网信座谈会的精神。网信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尤其是在网络安全和人才上,要加快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胁能力。
而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吴勇军表示,对特殊人才应该有特殊的政策,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20多年前,‘互联网’对我们来说还是个新名词,如今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它不仅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变革,而且已经深度融入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吴勇军认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也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
下一步,应紧密结合重庆实际,查问题、补短板,举全市之力推进重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全面发展。
培养:网络安全涉及知识面广且更新快 报考人数少
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缺口为什么那么大?“我国网络安全方面人才相关专业,每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之和仅8000余人,重庆的相关专业人才更加窘迫。”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程晓峰看来,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知识结构涉及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法规标准等多方面,综合知识要求全面,所以学历教育周期长。而且,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更新周期快,一般3年更新一次,学习强度大,这也是导致人才缺口大的一个原因。
同时,政府网络安全检查发现,各部门各地区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频次不足、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部分人员存在网络安全意识不足,技能缺乏,难以满足网络安全工作需求的情况。
如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应将加强网络安全人才顶层设计,扩大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招生数量,并且要把信息安全人才列入全市急需紧缺人才范畴,制定专项规划。社会也要采取短训、论坛、讲座等灵活形式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