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日趋复杂 协同联动建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赵艳薇 魏慧

2016-08-23 17:27:11

摘自:通信世界网

“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社会出现的一些犯罪攻击等现象和手段都会在互联网上出现,当前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问题此起彼伏,这些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国更是网络安全最大的受害国。

“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社会出现的一些犯罪攻击等现象和手段都会在互联网上出现,当前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问题此起彼伏,这些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国更是网络安全最大的受害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表示。

网络安全防护需协同合作

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正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邬贺铨认为目前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还需要加强,才能有效应对有组织的国家级高强度的网络攻击。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也指出,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创新最活跃、渗透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也日益复杂、严峻,网络安全威胁正呈现出攻击来源更加多样、攻击手段更加复杂、攻击对象更加广泛、攻击后果更加严重的四大特征,传统互联网威胁向工业控制系统、智能终端等众多领域泛化扩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群众利益、企业发展的重大非传统安全威胁。

赵志国强调,作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立足职责、服务全局、着力推进网络安全战略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着力构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能力;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与大家携手共进、协同联动,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不断迈进。

赵志国认为未来要提升4种安全能力:一是常态深入的隐患排查能力,提高重大威胁源和重大隐患的排查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二是主动、灵活的威胁发现能力,实现对威胁和风险的全天候、全方位感知;三是迅速、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技术措施为基础,在面对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做到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处置有效;四是准确、可回溯的攻击溯源能力,提升对攻击渗透的源头判断能力。

企业维护网络安全做好3个“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普及率已经过半,其中手机网民占据了92%。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以及互联网用户的增加,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出现,许多产品也越来越智慧。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会层出不穷,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赵志国围绕落实责任、提升能力、完善机制,对企业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提出3方面希望:一是落实4项安全责任,即落实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组织领导和管理责任、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责任、保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责任以及维护健康有序互联网环境责任;二是提升4种安全能力,即提升常态深入的威胁隐患排查能力、主动灵活的威胁发现能力、迅速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准确可回溯的攻击溯源能力;三是完善4个合作机制,即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技术交流合作机制,构建多方参与、规范有序的网络威胁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稳定、顺畅的网络安全应急协作机制,以及强化灵活、平等的网络安全行业自律机制。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