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实名制为用户撑起信息安全“保护伞”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6-09-02 17:01:22

摘自:银川日报

今年5月,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从《反恐怖主义法》的高度去认识看待电话实名制,切实从严做好新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

今年5月,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从《反恐怖主义法》的高度去认识看待电话实名制,切实从严做好新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记者了解到,我区已于9月1日起对经多次提醒仍未补登记的用户停止提供通信服务。目前被关停账户已累计达到54万。

记者从宁夏通信管理局了解到,被关停用户在3个月内,只要持二代省份证到营业厅办理实名登记手续,可以继续使用原号码。此次对非实名用户停止服务后,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用户又到营业厅进行补登计。若被停止服务后仍不补登计,这些号码将在今年12月1日前被销户。

今年我市电信诈骗案2000余起

记者从银川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全市电信诈骗类案件立案2034起。电信诈骗手段多达48种,在银川市就出现过32种。

今年上半年,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领导、中奖、提供考题、引诱ATM机操作汇款、机票改签、钓鱼网站等手段最常见。受骗人群在中青年、女性、老年人较多。下半年6月至8月,情况又发生变化。网络办理贷款、信用卡、兑换积分、点击链接、低价网购、货到付款、快递签收、扫二维码、高薪招聘、金融投资理财等互联网诈骗较多。受骗人群暑期工、打工人员、无业人员、学生、中青年和女性较多。从案件数量来看,今年上半年电信诈骗类案件相比较去年上升21.6%,全国同期上升幅度在51.3%。虽然今年增长许多新骗术,发展速度快,社会面广,造成伤害巨大,但与去年相比较,破案率上涨了63.6%。

我区诈骗电话主叫多在外地

虽然通信及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

据宁夏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柳旭林介绍,实名制实施以来,从运营商那里购买不记名卡已经不可能了。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被举报的固话诈骗增多,其中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做出来的障眼法。而且我区的诈骗电话,主叫多数在外地,因此无法从源头打击诈骗电话,不过各运营商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比如拦截异常主叫号码,并对可疑号码进行甄别,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第三方泄密成信息泄露主渠道

日前,两起大学生被诈骗电话骗走学费的事件受到极大关注,两起案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法分子掌握了受骗人的个人信息。那么个人信息都是从哪些途径泄露的?电话实名制又对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影响呢?

在宁夏通信管理局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年度)》中,有数据显示,去年个人信息遭到过泄露的宁夏网民中,占比最多的是手机号码信息,多达75%。个人真实姓名遭到泄露的网民占比达61%,Email、QQ、微信等用户名和密码遭到泄露的网民占比达46%。此外,还有家庭住址、个人照片及视频、好友信息、消费记录、教育背景、生活习惯及喜好等信息泄露的情况。

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该报告中显示,有54%的网民认为是第三方公司或组织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46%的网民认为是恶意软件和病毒攻击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39%的网民认为是网站运营者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有人认为网上购物、个人操作失误、网上理财、买保险等情况都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多种手段保障实名制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泄露让人们对信息安全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大家对个人信息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而电话实名制的实施,也让认为对自己信息将被如何处理,产生了疑问。对此,宁夏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区电话实名工作中,对于用户信息处理,也有严格要求。各运营企业必须建立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并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对于企业存储个人信息的系统做网络安全防护,确保信息不泄露。此外,也不会留存用户纸质复印件信息。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会对社会代理渠道借他人证件开卡、盗用他人信息登记、不正常过户、利用虚假录入软件、二代身份识别设备破解软、硬件登记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打击。并且,对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软件、终端及IDC、云计算等业务进行及时下架、关停处理。而对于网络交易平台买卖身份证信息的行为,一经发现将转交给工商部门,取消其经营资格,涉及犯罪的及时移交给公安部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