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硝烟的网络战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梁凡

2016-10-28 22:28:32

摘自:中工网--《工人日报》

美军网络战司令部司令迈克尔·罗杰斯在声明中说,美军网络部队自2013年开始组建以来,已经在“保卫美国”的支持任务中发挥了

近来,龃龉不断的美俄两国在网络空间的冲突有升级之势——

不见硝烟的网络战

美国:网络部队具备战力

本月24日,美国国防部对外宣布,美军网络战司令部下属的133支“国家网络任务部队”已经全部具备初步作战能力。

美军网络战司令部司令迈克尔·罗杰斯在声明中说,美军网络部队自2013年开始组建以来,已经在“保卫美国”的支持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份声明,美军的133支网络部队现有5000人,其中近一半部队已经具备全面作战能力,并计划到2018财政年度结束前(2018年9月30日)把网络部队扩军至近6200人,届时这些部队都将拥有全面作战能力。

事实上,早在2015年4月,美国防部就发布了新版《网络空间战略》概要,首次公开表示将网络空间行动作为今后军事冲突的战术选项之一,这被认为表明美国已具备了发动网络战争的全部能力。

此外,据外媒此前报道,奥巴马政府准备将2009年成立的网络战司令部升级为新的联合指挥中心,与其他9个联合战斗指挥中心平起平坐。未来,美国国安局将主要负责情报收集,而网络战司令部的任务则更宽泛,阻止网络攻击与发动网络反击都是它的职责。与其他9大战斗指挥中心平级后,网络战部门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今年早些时候,五角大楼为了加强美国的网络防御能力,为网络战司令部拨款350亿美元。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多次指责俄罗斯对美发动网络攻击。10月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更是联合发表一份声明,首次公开“点名”指责俄罗斯,称其授意并帮助黑客入侵美国网络,“意在影响美国选举进程”。

作为对所谓俄罗斯网络攻击的回应,美国方面公开下了“网络战书”。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根据美国政府指示,中情局准备向俄罗斯发起史无前例的网络攻击,攻击的目标是俄罗斯领导层。14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接受采访时间接承认了这一计划,他表示:“我们会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并在会产生最大效果的条件下”向俄“传递一个信息”。

面对美国的“公开挑衅”,俄罗斯毫不示弱。俄总统普京回应称,这是美方首次公开对另一国家作出“如此高级别”的网络攻击威胁。

俄罗斯:着力布局“第六代战争”

或许是作为对美国网络战威胁的直接回应,本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证实,俄外交部一个久未使用的网站遭黑客攻击出现故障。她表示,俄网络安全专家正在分析是谁实施了攻击,但此次攻击被认为可能属于美国副总统拜登所说的对俄网络攻击行动,也可能是某个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对俄发起的挑衅行为。扎哈罗娃说,此次网络攻击并未对俄外交部网站真正造成影响,而且自2013年以来这类攻击事件数量增加数倍,但俄外交部官网一直工作正常。

应该说,从相关资料和报道透露出的信息看,俄罗斯在网络战领域的实力也确乎不俗。

俄罗斯对网络战的理论研究很早就已经起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网络战被俄军方称为“第六代战争”。在军事行动中,俄军可以通过网络攻击破坏敌民用网络,从而扰乱其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以大大降低敌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打击敌方军事和通信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在传统战争开始之前削弱敌作战实力和反应能力。

目前,俄政府在武装力量内部建立网络部队,以保障武装部队的信息系统安全,并在近期加强了专业网络部队和网络安全力量的建设力度。近年来,俄多次组织网络战演习,意在全面评估俄国内网络稳定性,检验俄网军防御作战实力,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以提升俄网络防护能力。俄国防部组建的网络战司令部,使俄在网络安全组织架构上的“三驾马车”基本成形,内务、安全与军队三大系统下辖的网络力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引起的浪费与内耗,大大提高俄网络力量的使用效率。

此外,随着高层对国家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信息网络安全已被纳入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目前俄正在加紧制定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在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上逐步达成共识。近年来俄陆续公布了《俄罗斯网络立法构想》《俄罗斯联邦信息和信息化领域立法发展构想》《信息安全学说》等纲领性文件,起草和修订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法》《信息权法》等20余部法律。通过这些网络立法建设,加强了俄保障网络安全的能力,为俄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执法提供充分的法理依据。

美俄:网军已获实战检验

其实,对美俄两国来说,网络战早已不仅是停留在文件中的概念。有专家称,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时,美军就对伊拉克实施了网络战。这被认为是美国发动网络战的开端。近年来,“火焰”等病毒的研发使用加强了美军网络攻防作战的能力。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在2011年就展开了至少231次网络攻击。

此外,据“棱镜门”泄密者斯诺登爆料,2010年袭击伊朗核计划的“震网”病毒也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与以色列一起创造的。2010年8月,伊朗建成布什尔核电站,但这座计划于当年10月正式发电运转的核电站,却多次推迟运行。一年后,据媒体揭秘,是因为遭到来源不明的计算机网络病毒攻击,超过3万台电脑“中招”,位于纳坦斯的千台离心机报废,刚封顶的布什尔核电站不得不取出核燃料并延期启动,伊朗核发展计划被迫搁置。

今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向网战司令部公开下达了第一个军事任务:打击“伊斯兰国”。英国《金融时报》引用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基金会的网络安全专家彼得·辛格的话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们不仅在使用这种能力,而且还承认我们正在使用这种能力。”他表示,这是“网络战正常化”的一部分。

有消息称,作为打击极端主义势力的另一重要力量,俄罗斯也先后多次针对“伊斯兰国”组织展开网络攻防。此外,近年来的几起“神秘”网络战也有消息称是俄方所为——不过其中部分指认遭到后者否认。

2007年4月,爱沙尼亚决定将位于首都塔林的苏军纪念铜像移到军人坟场,这一举动遭到俄政府的强烈抗议。随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爱沙尼亚境内包括政府、银行、新闻媒体在内的各大网站相继遭到攻击,整个国家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事后爱沙尼亚国防部长表示其遭到的网络攻击是“没有被注意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并谴责俄罗斯对其发动网络战。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军队因南奥塞梯问题交火后,格鲁吉亚互联网遭受到有组织的大规模攻击。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俄罗斯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网络信息战,而且伴随着有组织的互联网宣传活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