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发布《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正自上而下推动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增长领跑全球,后续创新动能强劲。
产业面临爆发式机遇
该《报告》指出,去年由于安全形势的复杂严峻和政策的持续利好,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测算,2016 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约为344.09亿元,较2015年增长21.7%,远高于8.2%的全球平均增长水平。
根据IDC预测,我国2010年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服务市场分别为6.06亿美元和3.38亿美元,2012年两者市场规模则分别为8.77亿和4.61亿美元,而到2015 年,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的市场规模更是分别达到了30.35亿美元和12.84亿美元。去年全国人大11月通过的《网络安全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
《网络安全法》正式生效,标志中国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工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展现了国家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决心与信心。而《网络安全法》助力,未来仅网络空间安防投入就有望带来行业10倍的发展空间。招商证券预计,到2020年,我国网络信息空间有望形成年近千亿的庞大市场。
而今网络安全企业创新活跃,态势感知、监测预警、云安全服务等新技术、新服务不断涌现,以产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正向“产品和服务并重”转变,网络安全企业实力有了较大提高,超过30家企业年度营收过亿,出现了一批具有产业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
过去企业的IT网络是信息中心的模式,未来将变为云计算的模式。相关部门及大型企业在本地化到云端的迁移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会更加敏感。因此在云计算场景中,将云平台服务和云安全服务分离的模式更有利于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第三方安全厂商的地位会逐渐稳固和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政务网的互联互通,自上而下的一体化安全服务推广模式成为可能,而自上而下推动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化效率将全面提升,销售费用率有望进一步降低,网安行业有望从当前的产品采购模式逐步向安全运维运云模式过渡,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有利国内信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总之,《网络安全法》的实行,以及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都将有力促使以举国之力推动自上而下进行信息安全建设,产业面临爆发式的发展机遇。
市场份额有望全面提升
艾瑞机构指出,未来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将会变成涵盖云-网-端的立体式一体化策略,并且网络安全行业会逐步发展成为结果买单的服务模式,仅提供单个产品而不能提供整体策略和服务的中小公司将会被逐步淘汰,市场份额将向龙头公司进一步集中,市场洗牌进一步加快,将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虽然国产网络安全信息企业迎来行业发展黄金期,但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则考验各企业自身的实力尤其是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当前信息化国产化依然任重道远,挑战不少。
时下,国内网络信息上市公司在企业治理结构、技术积累、投入周期等仍与跨国IT巨头有较大的差距;国产化政策的推进可能会因中美政经博弈、中美企业合作模式的变化出现节奏上的变数甚至停滞的可能;生态链建设的挑战和产品迁移本身的技术风险等也制约国内企业前进步伐;等等。这些也需产业和投资者的注意。
关注信息网络安全龙头股
当前,网络安全行业目前正在迎来三重拐点:从目前合规需求走向法律强制和业务需求,从产品采购走向服务运维,从被动防御走向主动态势感知。三大拐点的出现意味着网络安全行业正对全产品线能力、整体运维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龙头有望强者恒强。
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领域的领先上市企业。其中,信息安全投入机遇:卫士通、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北信源等;国产化替代机遇:浪潮信息、华东电脑、东方通、超图软件、天玑科技、同有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