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网络安全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执法检查报告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坚决清理各类违法违规信息,维护网络空间清朗。2015年来,共取消违法违规网站许可或备案、关停违法网站13000多家。(新华社12月24日)
网络安全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亲自抓网络工作。这两年,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了“扫黄打非”、“剑网”等系列净网行动,对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公众账号、即时通讯工具、网络直播中宣扬恐怖暴力、淫秽色情等信息及时清理,全面整治,成果显现。
2015年以来,2200余家违法违规网站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依法约谈,取消违法违规网站许可或备案、关停违法网站13000多家,有关网站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关闭违法违规账号近1000万个。这确实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更启示我们,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必须治标治本。
治标治本,需要打好突击战。就是要行动迅速,雷厉风行,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利用好法律武器,让净网行动常态化,对不良网络问题随时出击。我国网络安全法于今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一部新制定的法律实施不满3个月即启动执法检查,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尚属首次,其效果也非常明显。保障网络空间晴朗,法律是根本,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让法律发挥好作用。
治标治本,需要打好歼灭战。就是对发现的不良网络问题要坚决整治,有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对传播黄赌毒等污秽行为、网络诈骗行为和利用网络破坏国家安全的一切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不怠,决不姑息和搞下不为例,要通过严肃整治,对网络犯罪和传播不良信息行为形成震慑,令其不敢、不能为非作歹。
治标治本,需要打好持久战。就是要有长期维护网络空间晴朗安全的意识,一是要牢牢占领网络阵地,传播正能量,努力做到不给不良网络问题留下任何可发作的空间;二是要强化网络安全宣传,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和坚决抵制不良网络行为,让网民人人文明上网,人人成为网络空间的捍卫者。
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既是党和国家和网信部门的大事,也是全社会和广大网民的期望,必须治标治本,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力求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