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月24日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乌克兰高层一直给苹果CEO蒂姆·库克等约50家科技公司高管写去声情并茂的信件,请求他们与俄罗斯断交。
美国政府更是重发禁令,要求切断对俄罗斯微电子、电信项目、传感器、导航设备、航空电子设备、海洋设备和飞机部件等多方面技术供应。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 ( BIS ) 颁布的制裁新规,芯片、电脑、电信设备、信息设备、激光传感器、导航、航空以及航海等诸多设备,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之后才能出口俄罗斯,确保这些产品不被俄罗斯政府和军工使用。
一方面,互联网巨头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Roku、Tiktok等切断了俄罗斯的传播口径;手机巨头苹果、三星,PC巨头戴尔、惠普、三星、联想,汽车巨头宝马、通用、大众、捷豹路虎、沃尔沃、戴姆勒等,都统一口径,暂停向俄罗斯供货,等待美国政府进一步明确制裁和申请出口许可证。
另一方面,在更深入的层面,包括Oracle、SAP这样的企业云服务商,以及英特尔、台积电、AMD 等芯片企业,也已经应合规要求对俄罗斯实施断供。
除了这些科技巨头的产品与服务将暂停之外,俄罗斯的程序员或将因为制裁而无法使用开源软件。
就在刚刚,咨询公司也已下场,埃森哲官方刚刚宣布,将终止在俄罗斯的业务,2300名俄罗斯员工被解约。虽然埃森哲在乌克兰没有业务,但将努力帮助在埃森哲全球工作的乌克兰同事,还将捐助500万美元给慈善组织,用于帮助乌克兰人民。同样是人民,俄罗斯人民和乌克兰人民的命运却如此不同。
不得不说,尽管其中一些企业在乌克兰并无业务,却也只得响应美国政府号召,暂停了其在俄罗斯的业务。而某些企业,则直接暴露出其高层领导人的政治立场。
俄罗斯对此几乎没有发声,一方面,俄罗斯正在与全球互联网断开,启用本国互联网“Runet”,以防止顶级域名和SSL证书被吊销;另一方面,掌握全球社交媒体平台话语权的Facebook、推特(Twitter)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早已将其“禁言”。此时,中国网友是否该庆幸,这两家企业未能顺利进入中国?
实际上,近十年,俄罗斯出台了各种IT自主可控政策,但能否应对这场浩劫,我们不得而知。
虽然身处战争中心的不是中国,却让很多国人感到脊背发寒,假如被科技公司断供的是中国,届时中国能否承受这场浩劫?
当科技公司、咨询公司纷纷卷入其中,让中国人民重新认识到,科技有国界,开源有代价!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对于中国而言,自主可控才是强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