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vs经理人的戴尔新故事

责任编辑:王文龙

2013-07-29 10:36:27

摘自:上海证券报

戴尔和银湖投资宣布将增加私有化资本,但要求改变投票规则,即弃权票不被记为反对票。

戴尔和银湖投资宣布将增加私有化资本,但要求改变投票规则,即弃权票不被记为反对票。如果私有化最终失败,那么很可能爆发控制戴尔董事会的战争。究竟是创始人还是空降到公司的专业经理人是最佳的领导人?这在许多行业都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但科技公司显然对此讨论得更多。

很多经营不错的科技公司都由其创始人运营。创始人离开后公司便开始衰退,苹果和微软是最新的例子。当然,创始人也并非都善于运营公司。硅谷曾经的两个宠儿:线上优惠券网站高朋和社交游戏公司星佳,都在经历了糟糕的财务表现后改为由职业经理人执政。哈佛商学院的诺恩?华森曼教授在2000年至2002年研究了457家私有科技公司,发现懂得放松对公司控制的创始人往往能获得更多财富收益。然而,也有研究认为,私有科技公司更应该被创始人运营,因为创始人对科技更了解,能帮公司做出及时的转换,而创始人的威信也会让员工对转换持有信心。

有人认为,戴尔最大的创新是商业流程而不是科技,戴尔的全盛期得益于灵活性、订单式体系、有效的供应链和直接售向公司的策略,但现在这些已不具进步性了。戴尔自2007年重归行业统治地位后,就开始在个人电脑被笔记本和智能手机替代的大潮中屡屡受创。但自2008年以来,戴尔开始扩展公司的软件和服务,有分析因此推断戴尔会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华森曼教授就认为,戴尔通过控制实现了公司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现在更换戴尔的首席执行官并不明智。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