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麦克斯韦 AMD新核心新技术双管齐下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4-07-22 17:50:32

摘自:中关村在线

最近由于NVIDIA GM204和GM210的消息不断传输,AMD也开始泄露他们正在开发的传说中的600mm疯狂大核心的小道消息。最新消息也表示,AMD拿不出新的架构,而是改进和升级GCN架构,并有至少添加三个新核心:

最近由于NVIDIA GM204和GM210的消息不断传输,AMD也开始泄露他们正在开发的传说中的600mm疯狂大核心的小道消息。虽然在很多消费者眼里这些太遥远了,而随着NVIDIA麦克斯韦的架构逐渐完善和产品逐渐增多,大家却丝毫找不到AMD新架构的任何消息。看来AMD的进度还是有些慢了。其实很多人一点也不惊讶,毕竟AMD从夏威夷的时候就开始有些落后GK110了。

最新消息也表示,AMD拿不出新的架构,而是改进和升级GCN架构,并有至少添加三个新核心:

Iceland(冰岛)

最初猜测可能是夏威夷升级版,但其实只是个中低端核心,很可能主攻移动GPU为主,桌面版本也会有,目前该产品可以认为是彻底代替HD7700系列。竞争对手是GM107的750ti与750,但具体功耗比是不是能够抗衡麦克斯韦,实在难说。

Tonga(汤加)

从规模上面看很像是是256-bit位宽的Tahiti,定位取代HD7800系列,最快八月推出。但实际上MC布局完全改变,虽然同Tahiti相同具备2048个流处理器,而Tonga很可能具备更好的功耗比,因为目前M295X可能搭载的就是Tonga,AMD官方把他的对手设定为GTX880M,一个能与GK104抗衡的芯片,自然具备接近Tahiti的性能了。虽然该产品为256bit和2048个流处理器,但为了成为笔记本移动旗舰的芯片,该产品的功耗比自然对比Tahiti有巨大幅度改进,但不确定具体性能如何。

Hawaii XTX(加强版夏威夷)

此版本据说是夏威夷最新的改进版本,AMD把它作为今年旗舰发布。它本质上和XT2、XTL版本相同,只是进一步修订后频率可以更高,其他并没有任何效率改进。或许超频能力和默认频率都会有提高。它有望命名为Radeon R9 295X。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三个核心虽然技术、规格上都会升级,但只是过渡性质的小改版,仍旧隶属于28nm R200系列家族,真正的变化可能还得等新工艺的R300系列。但AMD新架构消息遥遥无期,目前唯一的消息就是会发布改进版本,对比NVIDIA那边麦克斯韦架构搞的风生水起的情况来看。AMD还是多少让人有些失望。

此外AMD还发布了GCN架构新添加的技术

GCN架构升级新特性:

UAV Ordering(乱序访问视图排序)

UAV并不能保证每个帧都以相同的顺序访问像素,必须辅以某种排序。它其实就是Intel PixelSync像素同步技术的翻版,只是一种特定的软件算法,目的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顺序无关透明化(OIT)、复杂场景抗锯齿(比如头发或者篱笆)、透明效果阴影。

猜测该技术将会明显改变最新游戏里复杂场景的表现。

应用了Intel PiexlSync技术的《GRID 2》

FCR(快速保守光栅化)

这是个硬件技术。保守光栅化其实并不是新鲜事,但现在的方案速度太慢效率也不太给力,而TressFX“海飞丝”技术就是个典型例子。显然除了古墓丽影9,AMD这个宣传也很久的技术并没有其他游戏继续采用了,而神偷4原本打算使用TressFX2.0也死于腹中。

该技术同样用到了OIT,可以大大提速渲染过程,还能允许场景做得更复杂。

Iceland、Tango都会支持这两项技术,Hawaii XTX则大概不会。

挑战麦克斯韦 AMD新核心新技术双管齐下

  《GRID 2》受新技术鼎力支持

尽管AMD又一次新推出了新技术支持,但尚不能确定这些技术一定会带来质的飞跃,AMD推出改进版本GCN架构势必会带给消费者更好的选择,而汤加和冰岛的功耗比改进特点势必会让AMD在笔记本领域重拾自己应有的市场,而不是被NVIDAI这样一直压制下去。更多的消费者还是希望AMD能够重新在笔记本领域站稳脚跟,毕竟一家独大的情况也不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

但实际情况恐怕并不乐观,虽然AMD一直强调要改进功耗比,也仅仅在他们的中低端产品上做了功夫,而AMD的高端产品目前还不能牺牲性能换来功耗比的提高。AMD试图重新进入笔记本GPU市场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功耗比无比变态的麦克斯韦架构。大家都知道移动GPU是谁用了最小的功耗换来了尽可能多的GPU规模。谁就是胜利者了。而由于笔记本PCI-E限制256bit和无法使用水冷和高端风冷辅助的前提下。AMD猛堆芯片规模换来性能的战术显然有些无计可施(毕竟AMD在桌面上面还能旧技重施)。面对功耗比如此强大的对手,AMD的汤加和冰岛在笔记本上面真的能有几分胜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AMD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