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对今年全球的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预期目标下调了5.9%,并称这一市场今年下半年将会趋于疲软。
根据IDC数据显示,苹果iPad在2014年全球市场占迅速萎缩,逐渐被三星和其他平板厂商所蚕食,目前全球占比仅占27%.此外,可以看到以小代工厂为代表的“其他”平板厂商发展非常迅速,在平台架构选择上更是多种多样。
近日,2014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峰会还是在今年举办IDF的地点召开,回想起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豪赌了白牌平板市场,拿出重金辅助本土平板企业创新,就为了在新一轮平板市场竞争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随着目前高端品牌平板市场增量逐渐放缓,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平板领域中。英特尔豪赌白牌平板市场的战略可以说是先胜一局。但今年的平板市场总体增长放缓,英特尔该如何在这个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还需思考。
平板电脑现状:市场放缓事出有因
IDC对今年全球的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预期目标下调了5.9%,并称这一市场今年下半年将会趋于疲软。
Gartner报告显示PC、平板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当时,传统PC正处颓势,出货量可能只有3.05亿部,较上一年大跌10.6%,而平板电脑则风光无限,出货量将激增67.9%,达到2.02亿部。不过,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在平板电脑增量放缓甚至下滑的时候,不少业内人士都看好PC机正走出低谷,或出现逆袭。
出云咨询分析师刘正昊表示原因比较多,“从消费者方面来看,平板电脑的购买和PC类似,以家庭为单位而非以个人为单位,所以销量增长的空间本来就有限,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平板电脑崛起的同时,大屏智能手机和平板/PC二合一等新产品类型也纷纷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挤压了平板电脑产品的增长空间的。”
据数据显示,在百思买卖场,其第一季度的PC销量是呈现复苏趋势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微软不再支持Windows XP,推动了消费者在更新系统时更新硬件设备。另一方面,PC机、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现在正变得多样化。比如英特尔力推的二合一。面对着平板下滑、PC回暖如此状况,英特尔方面实则暗地自喜,在英特尔看来,不管是PC回暖还是平板增长下滑对其都是好事。PC是英特尔的一大“主业”,在推动PC发展英特尔一向都是充当了先驱者的身份,无论是超极本还是二合一的诞生都可以看出英特尔对于前沿技术趋势的把控,PC市场回暖对于英特尔来说也许是“意料之中”。而面对平板电脑市场的下滑,英特尔也不担心,这正是英特尔希望看到的。数据显示,平板的领头羊苹果与三星等大企业在增长方面都出现了下滑,数据上同时可以看到小代工厂的平板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白牌与品牌厂商加入到平板领域中,特别是在架构方面选择英特尔的数量逐渐上涨。这正是英特尔豪赌白牌市场的一大利好消息。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就宣布投资重金在深圳设立创新工场扶持本土企业。接下来就看英特尔如何联手本土厂商,做大技术创新生态圈的这块蛋糕。
英特尔:平板电脑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今年的平板电脑市场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英特尔中国销售市场技术总监靳光辉在会后采访中表示。根据靳光辉介绍,目前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平板电脑已超过50款。据悉,Bay Trail平台将会使英特尔对这个平板市场更有掌控力。其中,新一代微架构、22纳米芯片、性能提升3倍、功耗降低5倍都是亮点。此外,下一代的平板电脑平台也是基于14纳米架构的英特尔Cherry Trail芯片,将增强图像性能、高清晰显示、提升电池巡航能力、增强用户体验等。
英特尔中国销售市场技术总监靳光辉
如今的平板电脑市场,采用联发科平板电脑出货持续增量,品牌与白牌客户需求皆见攀升,由于联发科在技术方面占有先天优势,预估第3季季增将达到7.1%。尽管如此,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英特尔也毫无畏惧。靳光辉表示,目前有4个问题是英特尔要着手解决的。1、加速产品的开发周期,加快上市时间。2、降低系统成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3、如何让英特尔平板电脑具有独特的差异化。4如何在质量方面保持业界领先。
靳光辉还表示:目前打基础是关键,英特尔将结合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产业链优势,打造提供满足平板电脑需求的部件与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在零部件的质量管控,垂直整合与优化全新架构方面也会协同合作伙伴一起探讨。据靳光辉透露,未来在平板电脑还将有全新技术支持。比如:语音识别、无线传输、3D特效应用等。靳光辉表示:“只有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看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平板电脑与其他平板电脑的差异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喜马拉雅山”培训计划,靳光辉说,“喜马拉雅山”培训计划等于中国技术创新产业链基地,重点是各种创新技术的课程培训,是对创新产业链长远的支持与扶持,帮助学员如何能在设备中将英特尔的架构运用的更好。
合作伙伴:与英特尔建立全生态链战略非常关键
在本次的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记者与几位广东本土平板生产厂商进行一番交流。其中,来自广州的平板电脑厂商昂达对于与英特尔的合作深有体会。昂达电子副总裁柳微对记者表示:“昂达也是最近进入英特尔的体系和阵营,虽然现在的量并不多,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基于英特尔芯片的7寸以上平板都会推出,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我们的主打产品都会带有英特尔的芯片。柳微对记者表示,昂达希望能把英特尔的芯片技术运用在中高端的机型中,这不仅是昂达未来的方向,也是和英特尔建立全生态链战略的最重要的一步。
虽然英特尔是全球芯片供应商的“大佬”,但在移动终端市场火爆兴起的时候英特尔却与之插身而过。目前在白牌厂商也被高通、联发科夹击,英特尔迟迟未能发力。但从去年开始,英特尔开始重新关注移动设备领域,并定下了全年完成4000万台英特尔架构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早前据英特尔华南区经理李荣燊表示,目前英特尔已经完成了4000万台的量。这足以说明英特尔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战略方向是对的。就好比Intel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在今年的IDF上一再重复:“我们已经错过了平板电脑的第一轮爆发时机,我们不会错过第二轮。”对于英特尔的技术产业扶持,昂达电子副总裁柳微也毫不保留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柳微回忆到,昂达之所以从ARM架构转移到英特尔X86架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英特尔提供了很多优化服务,加上英特尔支持WIN系统的独天优势。柳微向记者举了个例子,英特尔的X86架构在稳定性的确要优于ARM架构。最底端的架构编写上英特尔的最终权限是不允许更改的,这就完美的保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由于架构本身的限制,X86处理器的问题相对于ARM处理器来说,X86处理器功耗无法与ARM处理器比拟。虽然Atom处理器已经有非常大的改进,但还需不断调整。这也是X86架构芯片在移动设备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柳微也表示理解。“英特尔X86架构在平板电脑上需要解决的还是功耗问题,我相信英特尔在未来1到2年就可以解决功耗问题。我认为,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英特尔已经开始适应深圳的创新生态环境了,在与生态圈的合作后英特尔定能在平板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柳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