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联想这家跨国公司,公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调整:陈旭东出任联想移动业务总裁。关于这次调整的背后原因,坊间有很多猜测,联想也进行了正面回应,我不想赘述。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陈旭东?陈旭东给联想移动会带来什么?
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第1个话题,为什么是陈旭东?
2009年10月,我从CBSi跳到搜狐IT,开始针对IT产业的观察和报道。从那时起,我比较留意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高管变动,而我经历的第一个高管变动新闻,就是联想中国换帅,陈旭东出任联想中国总经理,时间是2009年12月。
在我看来,执掌联想中国大本营的陈旭东,在面对媒体追问时,是最简单的。原因是:万变不离其宗,记者每次都会问到同一个问题,联想在中国会不会碰到天花板,您打算怎么打破瓶颈?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原因是,当时联想的份额,已经达到了可怕的28%。但陈旭东每次的回答,都很一致:我们并不认为遇到了天花板。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陈旭东执掌联想中国的几年,不断刷新联想的记录,并突破了全球范围内单一品牌在单一市场、单季度的最高销售纪录。
第2个例子。1993年加入联想的陈旭东,曾先后在十几个岗位上工作过。在联想出海的关键时期,联想PC的产品管控出现了重大挑战,大量销售出去的产品被客户退了回来。陈旭东临危受命,出任质量管理部总经理,并最终刹住了不良品率的恶性现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杨元庆做出向互联网转型的战略之后,陈旭东管理的业务成为转型的急先锋,比如互联网营销DigitalMarketing的建立,比如大微Mall的营销体系尝试,比如神奇工场。
这3个例子,实际上从不同的侧面,勾勒出了陈旭东出任联想移动业务负责人的背后原因:陈旭东是一个能够承当救火队员,可以快速接受新事物并且能经受住挑战的人。
这和现阶段联想移动面临的环境多少有些吻合:运营商市场的快速萎缩,给联想中国区的销售造成了冲击。互联网营销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联想需要有一个人,去打破常规,带领移动业务走出去。
第2个话题,陈旭东能给联想带来什么?
陈旭东在内部邮件中,提到了12个需要改变的细节。在我看来,有2条对于联想来说至关重要。第1个,是让听得见枪声的人来当司令。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家中国企业-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他对于管理曾经做出一个形象的比喻:要把枪交给离前线最近的人。
旭东是这么要求别人的,而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履新的第一个周,陈旭东去了美国MOTO研发总部,与研发团队会面,此后马不停蹄的和国内的其他3个研发团队,以及联想手机苏皖大区的团队进行走访。
除了这些,陈旭东还跑到联想手机的粉丝群里,去听用户在说什么。在陈旭东看来,柜台的售货员,会更清楚的知道产品的卖点;那些使用联想手机的用户,才会发出真正有值得借鉴的声音。
也正是基于这一判断,陈旭东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要求:全员下沉,变成“超级产品经理”。而陈旭东对自己的定位,同样有了一个变化,这从旭东内部邮件上,似乎可以看出来:曾经的软件工程师。
与这套体系相支撑的,则是陈旭东对于团队更加激进的激励措施。
在陈旭东的微博上,我们看到如下表述:“今天开了入职以来第一个百人规模员工会,就是为了推行“超级产品经理”制,和全新员工激励方案,造就一批联想体系内的创业者和土豪。20%的利润奖励是不是很刺激啊?”
作为一名1993年就加入联想的IT老兵,对于联想赖以成名的道与术,陈旭东有着深切的体会。此次,旭东通过一套完美的激励体制,好的分成和出货返点策略,来实现对团队的激励。毕竟,真金白银远比简单的说词更具说服力。
写在最后的话:
让听得见枪声的人来当司令,以及超级产品经理概念的提出,实际上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的方针策略,也会是陈旭东主政联想移动的核心纲领。在这一切生动形象的比喻之后,实际上是联想的一种态度:最近距离的去接近最真实的用户,然后做一款用户喜欢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