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始自2014年12月,惠普正式发布Superdome X。
2011年11月,惠普宣告了奥德赛计划,在计划中惠普明确提出,将x86处理器应用到其最高端的Superdome及Nonstop服务器当中,融合x86(Linux及Windows)与安腾服务器(UNIX),采用HP-UX及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上的技术特性,加强Linux及Windows环境。
彼时,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部门(以下简称BCS,Business Critical System)遭遇一系列变故,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中这一部门的营收下滑23%,惠普与Oracle在对安腾服务器的支持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英特尔的新一代安腾处理器迟迟未向市场推出——所有这一切,都让BCS部门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当时惠普工业标准服务器部门(ISS)也遇到相当大的市场竞争,但BCS遇到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在此前后陆续推出的奥德赛、登月和旅行者三大惠普服务器业务计划中,奥德赛计划的完成时间、具体计划、达成目标是三者中最难以捉摸的。事实上,奥德赛计划是当时最难以完成的计划。
2014年7月,奥德赛的第一个成果出炉,惠普发布面向SAP HANA的惠普融合系统CS900,虽然这是一个专属应用系统,但已经标志着奥德赛计划实施的初步成功,几个月后,Superdome X如约而来。至此,惠普服务器三大计划陆续进入了产品收割期,奥德赛计划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部门的整体产品组成,右下角的OpenVMS目前的市场策略是持续为已装机客户提供工作负载支持,2014年,惠普将OpenVMS操作系统源代码授权给VMS Software公司(当时称已经有2500家客户),据称下一代安腾Kittson的版本修改已经完成,而这家公司目前的重点是让OpenVMS支持x86架构。
Superdome X发布之后即引发了市场的热潮,在英特尔的支持和主导下,x86服务器替换RISC(UNIX)服务器的市场策略实施了多年,随着英特尔至强E7处理器变得越来越强,RAS特性越来越完善,x86阵营的底气也变得越来越足,以IBM Power Systems为代表的RISC服务器受到的挑战也就越来越大。
但遗憾的是,归根结底,无论是四路还是八路英特尔至强E7 v2或v3处理器的服务器,“都还是x86服务器”,在产品特性、运维服务、市场定位以及应用整合上,还都是基于x86服务器的出发点考虑的,自下而上的这层窗户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点破。
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产品线,2016年会推出新一代安腾处理器(开发代号Kittson)的动能服务器和采用Haswell处理器(基本可以确定是Haswell-EP,也就是至强E5系列)的NonStop X服务器。
Superdome X的出现让事情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因为它是“革命从内部爆发”的典型代表,无论X代表什么,Superdome就是Superdome,它代表着“UNIX服务器体制”,意味着关键业务服务器向x86架构发展是从UNIX服务器的内部发生的转变,与x86服务器的自下而上不同,“Superdome X所催生的改变,是自内而外的”。
也正因如此,改变始自2014年12月。
[page]最关键的问题:x86关键业务服务器怎么用?
自2014年12月发布之后,针对Superdome X陆续有媒体报道和产品、技术分析,在文章《至强E7 v3:一场英特尔唱主角大戏的高潮》中笔者曾经提到过,Superdome X称得上是“x86迁移RISC架构的里程碑式产品”,并做了产品技术方面的解读,在此也就不再赘述了。
但有关Superdome X的应用场景,惠普方面在发布后半年给出的信息并不多,当然,对于一款x86服务器来说,八路、16路乃至32路系统的用途在市场上是有一定的认知的;关键业务服务器的应用领域也自然有共识,只是x86架构的关键业务服务器,再加上其诸多特性(比如HP nPar),惠普可以也应当有些新的想法。
杨文胜,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及企业集团金融及政府事业部总经理,原中国惠普企业集团关键业务服务器部门总经理,是现任总经理樊瀛的前任,既熟悉关键业务服务器市场,又熟悉金融及政府事业等行业客户,为Superdome X制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应用场景的重任就落在了他和企业集团技术咨询部总经理李立的肩上。
杨文胜和李立为Superdome X设定了六大应用场景,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型数据库服务器,也就是RISC服务器的传统市场,在中国市场有相当一部分为IBM Power Systems、Oracle系统占有,业务平台以AIX、Oracle数据库、Solaris、IBM DB2、Sybase为主。
惠普方面认为,在大型数据库服务器领域,Superdome X的优势在于“开放”,也就是开放架构背后巨大的生态环境,有SAP HANA、MySQL、VMware、Linux等业务平台支持,并且也得到了IBM DB2、Oracle数据库这些传统RISC市场平台的支持。
同时,随着中标麒麟、南大通用、达梦等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开源软件在中国市场的火热发展,x86架构的关键业务服务器在业务应用多样化、软硬件架构迭代、云计算整合以及维护成本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与上述业务场景相连的自然是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器,这是IBM、惠普、Oracle等最具价值也是利润最高的业务,在这一市场,抛开原来越堆栈竖井化的Oracle,IBM POWER微架构仍然是市场最主要的占有者,英特尔至强E7仍然处在挑战者的位置上,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意图迁移IBM的装机客户。
作为英特尔至强E7平台上目前最可靠的关键业务服务器平台,Superdome X自然重任在肩,在原有的x86开放架构生态环境、x86市场占有率超过90%以及SI、ISV大力支持之外,Superdome X的物理分区和Crossbar架构提供的可靠性在前述文章中已经阐述过,在此就不再多说。
但就关键业务服务器的迁移来说,Superdome X有三个重要的市场:第一,仍然有一定量的SPARC(Solaris)系统仍然在运行当中,且对进入Oracle的生态环境兴趣度不大,或是以Java为主,对Oracle数据库没有依赖,x86平台是非常好的更新和替换选择;第二是IBM在中国大量的POWER 5、POWER 6甚至是POWER 7客户,受限于成本、对开放性的需求和业务转型的必要,希望转换到x86架构,但受限于可靠性、可用性等指标,一直以来没有迁移的机会;第三是
向云计算转移的客户,Scale-Out、云计算架构、开放性、OpenStack或是Docker环境、向第三方提供标准云服务等需求,促使这些客户不再采用IBM POWER微架构完成云计算的进程。
其中,就第三点来说,惠普方面认为,Superdome X会是“云计算中心的数据核心”,提供资源共享、高度的数据一致性、海量数据纵向计算能力、简化运维、低成本开发的能力——在这些优势中,必须要注意一点:数据一致性。
RISC架构的云?或是关键业务服务器支撑的云?x86关键业务服务器作为云计算中心的数据核心有一些关键的优势,特别是在传统企业的云化过程中,比盲目追求分布式云计算架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以目前大量云计算供应商的情况来看,保持数据一致性是当前云服务商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分布式、软件定义的架构中,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大量的代码开发、系统运维以及成本,虽然分布式架构的“自愈”能力很强,但这是就传统x86架构四路、八路服务器而言的。
就Superdome X来说,数据库的一致性一直以来就是关键业务服务器的重要考量标准,在数据库业务中,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特别是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所有的规则必须应用到事务的修改上,以便维护所有数据的完整性。
事实上,强数据一致性正是12306这一铁路客运售票系统开发的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要求,在承载企业业务或是公众服务的云计算平台中,强数据一致性也是关键之一,因此,Superdome X是比较有技术优势的。
在大型虚拟化平台上也是如此,数据一致性也必须要得到保障,这是一般x86服务器与关键业务服务器的主要区别。当然,在大型虚拟化平台这一应用场景中,Superdome X的能力体现又略有不同。
虚拟化是最近几年极为重要的服务器市场趋势,数据中心的虚拟化也越来越朝着大集中、核心业务等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大型虚拟化平台需求的出现,也意味着更好的虚拟化隔离、服务器硬件平台的可靠性以及对不同类型虚拟化软件的支持要求更高。
16颗处理器240核心12TB内存1~8个HP nPars(硬件分区)的设计帮助Superdome X解决了大型虚拟化平台的性能、带宽和分区隔离技术,并且允许VMware、KVM、微软Hyper-v能够混合运行,关键业务服务器的可靠性也可以帮助虚拟化业务的正常开展。
除此以外,惠普还为Superdome X设定了高性能计算胖节点和大数据实时海量分析与挖掘两大业务场景,前者是高性能计算市场中最具价值的业务,后者则是英特尔自至强E7至E7 v3都在力推的市场增长点。
不过在市场上的反馈来看,这两个市场其实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就当前HPC市场的发展趋势,瘦节点x86集群架构是主流,虽然瘦节点需要大量的业务负载扩展(并行化),但当前在英特尔及国内外多家公司的帮助下,这一情况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改善,而且许多科学计算对HPC的内存需求不大,再加上内存价格昂贵,胖节点在传统科研HPC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那么低延迟CrossBar架构、Open-MP和MPI多种通讯方式、双精度浮点理论峰值高达5.376TFlops的Superdome X为什么会有一定的HPC市场呢?这就要说到大数据实时海量分析和挖掘了。
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文章《HPC TOP榜:安腾与Infiniband很受“伤”》,当时指出胖节点有着特定的固有应用,简单靠瘦节点集群去代替胖节点的特殊应用领域是不可取的,当然,内存价格昂贵一直是横亘在胖节点HPC旅途上的障碍之一。
在分布式的瘦节点架构中,单机性能不足,大集群对通信延迟和速度的要求又高,可靠性也不如Superdome X这样的关键业务服务器,传统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的分布并行化开发成本和复杂度较高,实时分析对瞬时数据一致性的要求又较高,而这些都是Superdome X的优势所在。
特别是大内存设计是大数据实时分析和数据挖掘的重要硬件指标,集中式Scale-Up的八路或16路计算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对内存的浪费更低,内存内的数据一致性表现也更好,为什么不考虑胖节点呢?
必须要指出的是,就国内外HPC的考量标准来说,并非只有科研计算才算HPC,大数据实时海量分析与数据挖掘正是近年来兴起的,对胖节点有需求、与传统科研计算相区别(可以算商务计算)、计算性能又非常之高的HPC业务计算需求模型,这也是Superdome X的高性能计算胖节点和大数据实时分析及数据挖掘应用场景存在的重要重叠应用场景。
[page]开放与合作 Superdome X怎么“入市”?
在一个月之前,浪潮宣布了针对惠普动能服务器Superdome 2(安腾架构)的迁移计划,名为“惠迁计划”,在这一计划中,浪潮不止直指惠普的关键业务服务器产品,更是指出惠普在与紫光合作后“业务动荡”,以及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部门过去几年在合作伙伴建设、渠道策略、ISV及SI支持等方面有待改善。
暂且不论浪潮“安腾迁移到安腾”的计划是否会奏效,但浪潮确实祭出了“金钱大法”,为“每实施一个从Superdome至K1平台的应用迁移”开出了1万元人民币的ISV迁移奖励,同时,为迁移项目提供免费的测试样机,以及为每个ISV和SI免费培训2名认证工程师。
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对服务器ODM、OEM供应商的指手画脚不同,传统x86服务器企业用户对服务器硬件架构、软件平台、业务部署、可靠性/可用性运维方面的诸多挑战仍然需要OEM及SI、ISV的大力协助,就浪潮主推的K1系统来说,浪潮的上述策略是存在着相当现实的意义的。
关键业务服务器领域对于OEM与ISV、SI的能力更是关注,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重要的一项客户服务ServicesGuard正是惠普动能服务器非常重要的保证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服务之一,除此以外,Superdome和NonStop服务器中包括了一系列错误分析引擎、在线优化和修复、容错架构与可靠性组件,都是为了关键业务所设计。
惠普方面给出的资料显示,Superdome X加HP 3Par StoreServ 7440c相比Oracle Exadata X5-2的成本优势高达40%,不过需要指出的是,Exadata X5是x86系统,采用最新的Xeon E5-2699 v3处理器。此外,由于Exadata采用计算、存储一体化设计以及闪存优化技术,所以硬件成本反而要比Superdome X的成本要低。
在继承了Superdome家族的可靠性设计以及ServicesGuard Linux、Insight远程支持与主动式服务之外,惠普也意识到,想要与本土供应商的各种“迁移策略”相抗衡,就必须要加强有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完善“x86关键业务服务器”的生态环境,建立广泛、深度的合作伙伴网络和清晰的业务战略。
为x86架构的关键业务服务器找到合作伙伴,相当于原本安腾服务器的供应商进入了x86的市场,还要找到能够符合安腾服务器可靠性/可用性的合作伙伴,惠普打算怎么做?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及关键业务服务器系统部总经理樊瀛表示,“要把传统矩阵式生态环境转变为广泛、开放、融合的社区”,与英特尔通力合作,挖掘渠道和垂直领域的ISV和SI。在樊瀛给出的“社区”中,不乏北大医疗、中科金财、北京通号院、蓝盾、国电南瑞等带有鲜明行业色彩的合作伙伴,中标麒麟、东华软件、中兴软件、中软、太极等行业知名企业也赫然在列。
“惠普想打造的是融合型的生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不同层面与不同的ISV和SI合作,并且搭建一个平台,让ISV、SI互相之间也能够达成共识,共同去面对关键业务这样一个大市场。”樊瀛甚至透露,惠普正在就工控领域的安全及安全认证与国家级实验室合作,争取在工控领域共同协商和制定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与国家其他实验室的合作也在洽谈当中。
在当天的活动上,惠普也就关键业务服务器首次和国内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公开签约,其中包括北京南天软件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此外,据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集团总经理叶健表示,除支持国家麒麟Linux操作系统之外,惠普还将就Superdome X对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提供更多的支持。他还承诺,惠普覆盖中国330个城市,7x24小时在线,6小时CTR的咨询、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也将为Superdome X提供支持。
在Superdome X上市之后,惠普在关键业务服务器领域的合作有了显著的进步,当然这也使有一定原因的,毕竟x86的生态环境要比RISC更大、更广,更不用提安腾的生态环境了,而这也是x86生态环境喜闻乐见的:借助惠普的Superdome X将自己的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到关键业务领域,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page]HP NonStop X:可能卖给阿里巴巴么?
在当天的活动上有一个有趣的话题被提及,有媒体提到,在去IOE趋势之下,阿里巴巴的架构全面转向x86架构,作为全新的x86架构关键业务服务器,阿里巴巴有可能成为惠普的客户么?
对此,惠普全球副总裁及惠普公司院士魏东认为,就阿里巴巴及阿里云来说,“应用一般还是电子商务的方向(就此来说还不太适合)”,但是对阿里巴巴非常关键的金融业务刚刚起步,是从零开始的,与传统金融体系用户使用小型机有所不同,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
不过,惠普关键业务服务器部门倒是有一个产品非常适合阿里巴巴及云服务商们,那就是HP Integrity NonStop X,特别是在樊瀛印证了下一阶段问世的奥德赛计划产物HP NonStop X如笔者所料将采用英特尔至强E5处理器(Haswell-EP)之后,HP NonStop X在云市场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这张照片在2013年曾轰动一时,并引发了其后几年市场上对“去IOE”的论战,由集中式架构转向分布式架构,由RISC架构转向x86架构,由Scale-Up转向Scale-Out,在某些领域是有极强的现实和政治意义的。抛开Superdome X不讲,仅就NonStop X来说,在阿里巴巴的心中,是否符合“去IOE”的标准呢?
HP NonStop X将是市场上唯一的x86架构高端容错架构服务器,相比Superdome X它对数据一致性、数据可用性的要求达到了服务器市场最顶尖的水平,魏东表示,与Superdome X追求八路、16路甚至更多路的纵向扩展不同,NonStop X不需要这样的纵向扩展能力,“是通过很多个两路刀片服务器结合起来的系统”,因此,Superdome X需要英特尔至强E7 v3,HP NonStop X有英特尔至强E5处理器就够了。
HP NonStop是典型的MPP(大规模并行处理)架构,追求的是Scale-Out及分布式能力,而非Scale-Up。这一产品通过强大的系统级、数据库级、设备级容错,保障了数据的强一致性和强可用性,正如樊瀛所说:“这个架构就是一个云就绪的架构”,他谈到,惠普将就HP NonStop X在互联网行业的推广,与国内客户做更为深入的研究。
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是不是会成为HP NonStop X的客户还是一个极具悬念的问题,但“新华三”的成立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在签约仪式当天,叶健快速离开了会议现场,这也遗留了许多重要问题没有机会得到答案,在Superdome X开放日当天,针对这些问题,叶健一一给出了答案。
针对“新华三”销售的企业集团产品的品牌问题,叶健表示:“因为中国还有很多惠普的忠实客户,所以我们还会继续销售惠普品牌的服务器和存储。”但他也表示,企业集团会不断在本地创新,逐渐推出H3C品牌的产品,“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将新华三打造成最受欢迎的本土品牌。”
“如果你看到H3C服务器的品牌和存储,意味着它在中国本地有更多的创新、更多本地的技术知识产权;如果你看的是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相对来说它是比较标准的惠普的产品。”叶健表示。
其次,“新华三”成立后所销售的服务器、存储等产品,还能计入IDC、Gartner所编写的市场份额报告中惠普的份额么?就此叶健表示,这一问题还在和分析机构协商,是否计入惠普全球?中国是否不再有惠普这一计入项目?中国是否会有“新华三”这一新的供应商增项?这些问题截至目前还没有定论。
第三,针对惠普工业标准服务器部门的x86服务器只至四路服务器,关键业务服务器部门销售x86架构关键业务服务器为卖点的八路及16路Superdome X服务器,是否会对ISS部门面向市场时遭遇客户对八路甚至16路服务器的需求(比如虚拟化整合、大数据实时分析)及后续销售产生影响,叶健坚决地表示:“不会”。
他表示:“Superdome X可以算到x86体系,也可以算到小型机序列,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惠普专门制定的市场策略和市场调研的结果。”叶健透露,“新华三”整合完成之后,关键业务服务器和工业标准服务器两个部门可能会融合在一起,毕竟原本“泾渭分明”的两者,现在从产品上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