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封闭、垄断的移动系统格局?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5-07-17 21:01:57

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在硅谷,大多数技术先驱者怀着极高的热情追求宏远的目标和巨大的个人财富。“我们需要攻下一座山,”高尔、琼斯和其他两位伙伴在2011年7月写给Mozilla开发者邮件组的一封满怀信心的文章中写道。

摘要 : 在硅谷,大多数技术先驱者怀着极高的热情追求宏远的目标和巨大的个人财富。但是 Mozilla 却是一个异类,这家创新机构对变得富有持抗拒的态度。

全球有超过五亿人使用Mozilla的产品,从德国到印度尼西亚,该公司生产的火狐浏览器(Firefox)是许多国家用户的首选产品。但是Mozilla却并没有风险资本的支持,也没有股票期权,更没有公开交易的股份。Mozilla几乎从来不会为技术突破申请专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开放且像万维网一样扩展遍布的商业模式,一切都是免费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公共域名访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感觉Mozilla充满理想主义的工程师们要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未来的趋势。通过使用开源软件代码来设计火狐浏览器,Mozilla让每一个人都更容易改进这款被全世界所使用的产品。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独立开发者加入其中,设计出带有各种功能的额外插件,能够提高下载速度、屏蔽烦人的广告,或是实现其他有用的服务。火狐很快就成为这样一款浏览器:用很少的预算成本,完成了最先进的软件开发。

但是就在一瞬间,互联网变成了Mozilla的一场噩梦。现在世界上大部分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接入网络,大约有96%的智能手机运行在苹果的iOS或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这两个都是被紧密控制中的平台。购买一部iPhone,几乎一定会使用苹果的浏览器,苹果的地图应用和苹果的语音识别软件。用户会从苹果审核后的应用商店中挑选app程序。购买一部安卓手机,用户会被引导至由谷歌统治的另一个平行世界。让Mozilla在互联网浏览器竞争中成功的,即以公开共享为主导的特殊运作方式,已经优势尽失。开发者不再为开源平台忙到深夜,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想方设法改进产品细节,为的就是在苹果和谷歌的数字应用商店中占据一席之地。竞争对手黑莓和微软推出的操作系统早就败下阵来,靠边站了。

桌面、平板和移动端的浏览器用户使用情况

“许多我们曾经的主张,Web开放、去中心化以及任何人无需许可就能发布等等相关原则,都在面临挑战,”Mozilla基金会主席贝克尔(MitchellBaker)2014年11月在一篇长博客文章中给出这样的声明。非营利组织Mozilla基金会(MozillaFoundation)是Mozilla公司的所有者,控制着这家公司。

但是无论如何,用户和软件开发者们看起来对这个更加结构化的新环境感到很欣悦,每年有接近10亿部苹果iOS和谷歌安卓智能手机被卖出去。但是在贝克尔看来,“说实话,互联网的这种发展方向简直糟透了。”

Mozilla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FirefoxOS(火狐操作系统),一种为智能手机设计的截然不同的操作系统,其设计思路同样基于火狐浏览器的平等、开源宗旨。要知道,Mozilla加入这场操作系统大战的资金储备不及苹果和谷歌的百分之一。且Mozilla在时机上也不占优势:后两家公司已经在一些关键市场取得了近十年的先入优势。现在希望打破移动市场的双巨头格局,是不是太晚了?

低端智能机突变

高尔(AndreasGal)从2011年中开始任FirefoxOS的负责人,随着这个项目的不断发展,他负责的事情也越来越多。2014年4月,这位生于匈牙利的工程师升任Mozilla的首席科技官。仔细观察FirefoxOS一路的发展,不难发现为什么高尔和他的伙伴们认为任务是如此艰巨——也是取得成功将会异常艰难的原因。

39岁的高尔是出于偶然才进入这一行的。2011年初,他和另一位Mozilla的研究员琼斯(ChrisJones)在一个亚洲贸易展期间碰面,并在酒店中畅谈。两位工程师发现了一些无法在Web上完成的日常操作。排在第一的就是打开PDF文档,他们在几个星期内用编程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高尔决定尝试一些更难的东西。

“我们需要攻下一座山,”高尔、琼斯和其他两位伙伴在2011年7月写给Mozilla开发者邮件组的一封满怀信心的文章中写道。几位工程师提议,开发一个基于Web的移动操作系统,为开发者接触到广大移动用户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抛开苹果和谷歌所设置的层层壁垒。“这个计划还处于襁褓期,”Mozilla开发者们这样认为。如果有人愿意加入,那就太好了。

第一位重要的援手在24小时内来到了。在西班牙最大移动运营商Telefónica就职的工程师们对高尔的倡议表示欣赏,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并向公司同事引荐。目标就是:让FirefoxOS安装在Telefónica拉丁美洲市场的下一代手机上。

高尔(AndreasGal)

没过多久高尔就意识到这个新项目有多棘手了。设计一个基本的Web指令让手机实现拨叫电话的功能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Mozilla旧金山办公室,这个问题在一个深夜的两点多才搞定。(有工程师回忆那一晚在第一通拨叫成功之后,听到人们的欢呼。)解决市场本地化问题又让项目更加复杂,比如拉丁美洲的消费者渴望在智能手机中内置FM广播功能。

尽管如此,Mozilla遍布广泛的开发者在不断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斯帕克曼(ErikSpiekermann)是一位住在柏林的著名设计师,他为Firefox手机设计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字体,能够在较低的分辨率下实现友好、简单的风格。键盘的挥动功能由一位在西班牙出生、目前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工程师完成。一位20多岁的加拿大设计师设计了超过600种专属Firefox的emoji表情,满足重度消息用户的需求。

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高尔承认Firefox的移动显示效果无法和iPhone的优雅外观相比。“苹果用了几年时间,改进每一个像素,”接着他又开始嘲讽苹果。尽管如此,他对于FirefoxOS能够填补一个巨大的全球智能机市场空白感到信心十足。在性能不变的条件下,如今的智能手机成本越来越低。

2013年夏天,第一部搭载了FirefoxOS的智能手机在西班牙、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上市销售。许多顶级手机厂商,比如韩国的三星和台湾的HTC,当时都已经在专注生产安卓手机。但是高尔和Mozilla负责商务和法律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德纳勒(DenelleDixon-Thayer)与中国的ZTE中兴和法国的阿尔卡特(AlcatelOne)就合作联盟进行了谈判。Telefónica允许这些手机产品在其网络上使用,并同样提供市场推广方面的支持。

决心要扩大Firefox的覆盖面,Mozilla团队叩开了全球超过二十个国家的大门,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新加入的运营商将这款系统带到了印度、南非、东南亚和东欧地区。主要的芯片厂商,比如高通,也宣布支持FirefoxOS的软件设计。韩国手机厂商LG也加入了这一阵营。“考虑到我们一路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现在的进展是非常显著的。”高尔回忆说。

让Mozilla感到惊讶的是谷歌进军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举动。起先,Mozilla的战略研究人员认为,安卓系统过于复杂,在低于120美元价位的任何一款手机上都不会工作得很好。这就给了Firefox许多机会,吸引那些对100美元价位手机感兴趣的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但是谷歌基于新兴市场的需求对安卓做出了调整,使之能够适应内存较少和数据传输更低的廉价手机。

突然之间,低端市场不再是Firefox的天下了。在菲律宾,一部FirefoxOS智能机的售价是1499比索(译注:约合208元人民币,33美元),可是现在有售价45美元的安卓手机。在巴西和印度,两者的价格差距变得更小。没有了巨大的成本优势,Firefox和它的运营商伙伴处境尴尬,尽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品模式,竞争却无法避免。

Mozilla不希望谈论销售数据,但是移动市场研究者们预测,Firefox今年将占有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不超过1%的份额。IDC移动项目负责人瑞安(RyanReith)最近在访问秘鲁的时候表示,他发现FirefoxOS手机排放在“商店货架的最边缘,毫无市场推广支持”。

“未完成”的产品

对于智能手机的购买者来说,硬件参数可能不如他们常用App的运行效果来得重要。当谷歌和苹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用户体验的时候,Mozilla的领导者们却坚持认为,仍旧有设计出更好效果的可能。尽管目前FirefoxOS并没有在美国市场大范围销售,但是可以偶尔在eBay上看到。于是笔者亲自购买了一部ZTE中兴生产的OpenC手机(售价119美元),并基于一个月的T-Mobile合约(共40美元)测试了其运行的Firefox1.3操作系统。

笔者感觉,(这个产品)就好像一座快完成的房子,缺少了楼梯一样。中兴ZTE生产的这部设备,基本设计完好——只要你接受小屏幕、活泼的橙色、单摄像头和无视频功能的话。首屏的布局紧凑有序,20个明亮的小图标代表了诸如电邮、维基百科和火狐浏览器之类的核心功能。但是应用程序在哪里呢?这款智能手机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所有app均免费。谷歌和苹果会从app上赚钱,这不是Mozilla做事的风格。结果是,这款手机提供有限的几种普通游戏应用。

在Mozilla的理想世界里,企业会设计基于Web的移动端网站,在Firefox手机上的运行效果和iOS、安卓的应用程序在各自的设备上运行一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都还缺乏精心的组织。

有几家新闻机构,包括《纽约时报》、Reddit、《赫芬顿邮报》、《卫报》、福克斯新闻网和CNN在内,均推出了运行流畅的移动网站。Twitter和Facebook也可以很好的工作。但是LinkedIn的移动网站渲染页面过慢,而且无法流畅滚动下滑。截至目前,Mozilla并未将更好地支持LinkedIn作为一项优先工作内容。Mozilla负责火狐移动市场的资深经理比尔(BillWalker)表示:“那不是我们在塞内加尔最需要的东西。”细微的代码不兼容导致美国银行(BankAmerica)的网站在这款手机上是全尺寸的网页,看起来是放大镜的效果。点评网站Yelp尤其让人懊恼,因为格式化方面的设置,网站的评论被压缩成页面左侧的一条。简介以60至70行的格式向下展开,每行只有几个单词。

比尔争辩说,这些问题会在FirefoxOS的2.0版本中消失,该版本目前已经在日本推出,并会陆续出现在其他市场。在2.0版本的演示中,Yelp和LinkedIn的确看起来流畅多了。

但是,最让Mozilla苦恼的是,许多开发者仍旧将时间投入在安卓和iOS平台App不断变化的外观需求上。WhatsApp就是一个例子,这款被广泛使用的消息应用,在2009年末开始投入运营。在最初五年里,WhatsApp完全基于安卓和iOS平台,积累了超过六亿用户。直到2015年1月才推出了WhatsApp的Web版本,也就是能在Firefox上运行的第一版。

2010年,巴塞罗那,开发者们在Mozilla的聚会上

火狐手机上仍旧缺乏的是地图、导航、语音识别、酒店指南和本地公交日程等功能的无缝整合。目前这些服务均独立地存在于火狐手机上,但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有许多工作要做。Mozilla的工程师不希望将用户锁定在单一的专有系统上面。这种服务独立存在的设计原则令人尊敬,却让旅行计划变得更难操作。

中兴生产的火狐手机并不是Mozilla在美国市场的最后一次尝试。运营商Verizon已经同意明年在该公司的庞大无线网络中推出一款新的火狐手机。为了展示Mozilla的竞争力,比尔向笔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地图系统,由合作伙伴TomTom公司开发,该服务能够提供复杂路线的转向导航功能。和中兴的火狐手机目前提供的服务相比,这简直是一次巨大的改进。总体来看,Verizon的火狐手机计划成功与否很可能要取决于FirefoxOS是否能够与安卓/iOS双巨头在发达市场展开有效地竞争。

长线计划

Mozilla的综合财务状况目前非常不错。2014年的财报尚未公布,但是2013年Mozilla基金会账面营收达到3.14亿美元,轻松覆盖了1.97亿美元的软件开发费用,以及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基金会项目等更小规模的支出。

Mozilla基金会并不会正式公布利润。即便如此,2013年其净资产增加了6%,共计1500万美元。如果该基金会需要调动资金实现公益和商业目标的话,现金、投资和其他持股权益共计2.55亿美元。除此之外,Mozilla能够从覆盖全球的、由非正式贡献用户组成的庞大网络中获益。这些伙伴们参与项目,不计报酬,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工作内容有挑战性,并且符合公益精神的理想。

这样一个志愿者组织对于Mozilla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当时Mozilla从互联网浏览器先驱网景通讯(NetscapeCommunications)中分拆出来,成为一家非营利机构。网景之后经历了一系列公司改组,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了,但是Mozillan周围的非正式雇员在2003年接管了浏览器的开发工作。就在Mozilla旧金山办公室外,有一座高14英尺的黑色纪念碑,向超过4000名贡献者致敬。

从长期来看,Mozilla的营收取决于火狐浏览器的用户使用情况。搜索引擎公司会支付巨额费用,为的就是成为该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这样就可以从火狐用户那里获得数十亿搜索请求,这部分搜索请求将极大地推动广告营收。通常谷歌每年会支付三亿美元给火狐作为全球范围默认搜索引擎的费用。去年Mozilla转而采取了一个更有利可图且具多样性的战略,在不同市场地区向雅虎、中国百度和俄罗斯的Yandex收费。

如果使用火狐浏览器的人数减少,这项赚钱业务就会停止带来营收。这也是Mozilla在移动服务迁徙之际不希望袖手旁观的原因之一。

Mozilla的高尔认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通过这个项目,我认为我们已经成功地从一家桌面公司转变成一家移动公司。”他这样宣称。“我不认为目前的局面能够代表FirefoxOS会对整个移动产业带来的全部影响。”

但是市场数据却并非如此。火狐浏览器的总体市场份额最近已经下降至11.6%左右,只有2012年初的一半。大部分的流量来自桌面电脑,这个市场火狐仍旧占有大约17%的份额。其移动浏览器产品的占有率仍旧处于很低的一位百分数。而一旦消费者习惯了安卓或iOS无处不在的移动体验之后,很难会发生用户自愿使用火狐浏览器的情况。因为这么做就好像顾客去餐馆却随身携带自己的刀叉一样,没有意义。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