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Moto和乐檬了?联想移动走出误区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李瀛寰

2015-08-14 21:57:02

摘自:百度百家

未来来看,联想移动会走出误区,更聚焦于用户体验,并精简产品品牌以及新产品数量,明年只会有10-12款新机问世。ZUK手机的探索给了联想移动以思想上的冲击,Moto给了联想移动以真实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二者之下,再加之陈旭东的诊断和变局,这正是联想移动未来的方向。

分享到:

8月13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止第一季度业绩。总体来看,就是业绩稳健但形势严峻。

从数据来看,联想2015年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07亿美元,年比年增长3%。第一季度税前利润年比年减少80%至5,200万美元,净利润同比下跌51%至1.05亿美元。

“这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联想面临的最艰难的一次困境,”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今日业绩公告会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联想将会迅速改变这一现状来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

从今天的联想财报会议上可以看出,在开源节流的裁员计划之外,联想移动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变局战略,这是联想正在谋划的未来,也是决定联想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拐点。

果断行动,应对严峻市场

所谓稳健增长,是指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仍有亮点,虽然全球个人电脑及平板电脑市场显著放缓,占据联想集团业务60%的个人电脑业务受到影响,业务下滑达13%,但联想基于多年的积累仍跑赢了大势,尤其是平板电脑的销量增速高于市场12个百分点,并缩小与前两名的差距。

所谓形势严峻,是指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不如预期。采访中,杨元庆也直面这一市场现状,他表示,“虽然摩托去年增长不错,但今年遇到较大的挑战,产品生命周期过长,在北美和印度市场也受到挑战,销量缓慢形成库存积压,”这些因素都对摩托罗拉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手机从运营商主导市场向开放市场转移的趋势加速,竞争对手通过新渠道占领了显著市场份额,关键领域中也在浮现出新的竞争对手,移动业务面临着日趋削薄的利润率。而联想手机70%的市场都是运营商市场,因此受到直接影响。

收购摩托罗拉之后,本来就面临着业务整合,但移动手机市场此刻又出现大幅波动以及新的竞争态势,所以如杨元庆所说,“这两个原因拖了集团后退,但我们可以有改善空间。”杨元庆在财报发布之时,同时公布了裁员计划。

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3200名非生产制造员工,约占联想非生产制造类员工的10%,占全球60000员工的约5%。杨元庆表示,联想去年的两大并购依然处于整合期,目前是联想重建成本结构、竞争力的时期,这些新业务今后变成联想的增长引擎和利润引擎需要时间。

杨元庆在采访中谈到,“联想和摩托手机的销售数量差不多,但两者的费用却相差较大,联想手机费用为4亿,摩托费用达20亿美元。”通过理顺业务可以进一步节省费用,以后联想和摩托手机产品将是一个产品,这会大量节省工程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制造人员。

基于裁员计划,联想提出将在下半财年减省费用约6.5亿美元,年化减省约为13.5亿美元的支出。

诊断联想移动的误区

如杨元庆所说,虽然有整合Moto带来的调整期,但根本来看,移动业务是这次联想业绩不如人意的核心关键。

不过,联想一向主动求变,这也是联想集团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早在这季财报发布前的两个月,联想集团已经开始谋变移动布局。

6月3日,联想高管换位,陈旭东接任联想移动大旗,更重要的是,一夜之间,一篇“移动业务管理团队内部沟通会讲话速记”刷屏全网,评论无数,久违的“敲”声四起。

杨元庆以开放促改革之举,以一种决绝透明的姿态表明此次变革的决心之大。用杨元庆的原话讲:“这已经不是PC时代,只要靠运营,加上渠道和品牌的优势就能取胜。现在需要的竞争力已经完全不同。”杨元庆焦虑的是,联想移动变革不够到位,也不够快。

谋变在先,但战术在哪儿?上任两个月的陈旭东又如何变革联想移动,尤其是在当下联想集团业绩面临危难时刻?

“我之前在神奇工厂的七个月,让我打通了手机业务端到端的全部思路,也有了全然不同的想法。我接任MBG(联想移动)两个月,我对这块业务做了诊断。”

在陈旭东来看,联想MBG需要做三大调整:

其一,最重要的是客户导向

“过去是以工程师文化为主,从工程师的眼光出发设计产品,这是要重点改变的。”而其中的核心就是以客户需求为根本,研发出具有良好外观、手感、功耗、质量和最优价值的产品。充分利用摩托罗拉在技术、人才、及品牌形象方面的核心优势,为客户提供明确统一的价值定位。

在这方面,杨元庆以及陈旭东都充分肯定了神奇工厂旗下ZUK手机近来的一系列探索与尝试,“这就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理念与设计,未来我们将把ZUK经验引进联想体系中”。

其二,重新梳理产品定位

联想手机品牌众多,既有VIBE这样的高端子品牌,也有乐檬等一系列中低端品牌,甚至还有联想手机本身的品牌,以及收购来的Moto品牌,再加上每个品牌下还有多个产品型号,的确让人眼花缭乱。

陈旭东在回答寰寰姐问题时也深有同感,他说,现在,联想手机业务只剩下了Moto和乐檬两个品牌还能让外界有所印象,。

但经过陈旭东上任两个月后的诊断和梳理,已经明确了未来的产品以及品牌方向,联想将大力调整产品组合,精简型号并保证鲜明区隔。未来将以Moto和乐檬为品牌核心,其中,Moto主攻中高端、价格2000元以上市场,而乐檬则主攻中低端市场,以2000元以下价位为主。同时在业务模式上,联想还将利用Moto与运营商的合作进攻运营商高端市场。同时,不断加强开放市场的建设。

陈旭东所说,手机产品永远是重中之重,但此前联想手机在设计中曾走入误区认为产品外形一定要与其它产品完全不同,但这其实是一种过度创新,甚至联想因此浪费了很多精力。

但最近ZUK手机的设计思想让联想有了很大的猛醒,ZUK手机的外观与其它手机并无太大不同——因为这是消费者已经认可的——ZUK的创新在于用户体验,这是根本。

所以,未来来看,联想移动会走出误区,更聚焦于用户体验,并精简产品品牌以及新产品数量,明年只会有10-12款新机问世。

其三,坚持供应链对移动业务的战略意义

除了降低成本,保证品质,供应链还需要了解市场和业务,了解每条产品线的供需,从备货库存到渠道出货的每个环节与各个大区的销售团队紧密配合。联想移动业务为每个大区指定了供应链负责人,目标是将(lead time)交货周期从现在摩托罗拉的16周和联想的8周最终缩短到6周。

发挥联想移动在供应链上的强项,这是联想一直以来非常清楚的战术之一。但目前来看,联想移动会把摩托罗拉产品的生产、制造与联想的生产供应整合得更加完善,从而强化Moto这一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如陈旭东所言,联想移动已经开始了全新的战略调整,但任何企业的变化都需要时间, “联想移动应该从明年开始走向全新的产品、市场、品牌等新战略之上”。

总结:联想移动需要尽快缩短整合期

从这季联想财报来看,虽然形式严峻,但联想移动的海外业务却取得了飞跃。数据显示,联想移动海外出货量实现持续强劲增长,同比增长68%。

而取得增长的关键仍与收购摩托罗拉有关,换言之,摩托罗拉的收购对于联想市场的价值非常大,只是因为人员成本以及汇率等诸多因素,没有让摩托罗拉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所以,下一步联想移动业务将把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与联想手机业务的各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协同理顺,以实现充分的优势互补,减少冗余,降低成本和费用,提升效率。这正是杨元庆提到的裁员计划。

此外,联想移动还需要建立更简单高效的组织和流程,从而缩短整合期。按陈旭东的设计来看,摩托罗拉将主导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而联想将把遍布全球的销售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以推动增长。

另外则是销售与市场营销的成长,这两者是联想移动业务成功的关键。从陈旭东的设想来看,联想的长期目标是要实现盈利性增长,而不仅是单纯的扩大销量占据市场份额。未来,联想移动的目标是让每个大区的销售和营销团队要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通过强有力地执行去推动盈利性增长,在较高价值区间的市场上赢取份额。

当前手机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价格战不会带来成功,如果联想不能占据更高的价值区间,将无法维持业务的健康成长。

海外市场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联想收购Moto的价值,但下一步的关键则是缩短整合期,让Moto的产品、市场价值都能尽早发挥效用,并与联想的供应链充分整合,实现联想移动的涅槃。

ZUK手机的探索给了联想移动以思想上的冲击,Moto给了联想移动以真实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二者之下,再加之陈旭东的诊断和变局,这正是联想移动未来的方向。

联想已经是全球PC老大,但联想的未来要看移动业务。

虽然“这是最艰难的一次困境”,但在陈旭东主政下,联想移动业务显然有了全盘谋划,而这也是杨元庆信心的来源。“我们会重新梳理组织和流程加强竞争力,这会让整个MBG在两到三个季度内扭亏为盈的目标变得更加现实。”杨元庆如此说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