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篇《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的文章广为流传。
随后联想方面进行了反驳。先且不论双方就原文数据错误而进行的你来我往,因为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合格CEO”的大讨论。
事实上,企业领导人是否合格,本无定论,而真实的数据才最能见证一家企业的成长历程。
从总体业绩来看,自2004年杨元庆担任CEO以来,除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2009财年,联想营业额均呈现逐年稳步上升,从最早的不足30亿美元成长为超过460亿美元年营收的大型集团。渡过金融危机之后,自2009财年开始,联想营业额逐年增长更为迅猛。
业绩增长之外,杨元庆担任CEO期间,联想全面走向国际化,并开始多元化业务布局,这些都为联想的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早在2000年八、九月间,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带领联想高管专程赴IT圣地美国硅谷取经,考察结束之时立下“联想在十年内进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宏愿。从这个时候起,联想国际化征程已经正式开始。
2004年,联想收购IBM PC,此前四年的国际化准备,从思维方式的转变到全球视野的拓展,从顺应大势把握科技产业的发展机会到最终成功并购IBM PC部门,联想完成了一次重大飞跃。
2011年以来,联想连续引进兰奇和出井伸之等世界级的资深管理者,使得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在文化和经验上拓宽了联想的视野,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开创一家真正意义的世界级跨国企业。
联想在全球开拓市场的同时,非常注重在不同市场进行本地化,积极利用当地的人才、技术、资源等,实现真正的全球运营、全球管理、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具体而言,联想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
时至今日,联想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联想的最高管理团队12人来自7个不同国家,前100名高管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业绩上看,最新财报显示,联想的营收超过70%来自海外市场。在研发方面,联想在全球范围拥有以美国罗利、日本横滨和中国北京三地为中心的全球创新三角研发体系,俗称“研发三角”。
2015年,联想入选“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榜单,成为中国仅有的两家入选品牌之一。
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也让联想在收购并迅速整合IBM System x86业务、摩托罗拉时有了更成熟的经验。以手机业务为例,在2015第三财季中,联想智能机总销量达2020万台,抛开中国市场来看,联想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了15%。在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联想手机出货量更是实现了飞跃式增长,增长幅度为206%和318%。
移动业务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迅速成长,得益于联想国际化的成功。
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联想国际化历程所凝练的中国经验,对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有借鉴意义。
三驾马车的多元化布局
2015整个行业正处于拐点变局当中,未来方向仍在变化。但联想的未来方向已经非常清晰,而且已经布局完成。
今天的联想逐渐形成了PC、企业级、移动业务三大增长引擎。在营收保持增长的同时,联想的多元化也在加速。目前,PC业务在联想营收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与之相比,移动业务和企业级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随着收购IBM System x业务的完成,联想已经跻身全球x86服务器行业的三甲之列。更重要的是,联想拥有IBM以创新能力著称的System X品牌,6500名经验丰富、专长突出的员工、34家研发实验室和办公室、7家制造工厂、1100多项专利和应用以及企业级产品组合,覆盖塔式、机架、刀片、高密度等领域。
上个季度,联想企业级业务营业额达13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长了12%,较2014年同期增长了8%,在中国的营业额实现了30%的年比年增长。这也意味着,联想在企业级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经完成。
企业级市场是联想的一大竞争优势,更何况还有联想重组之后的联想云集团。未来的产品竞争比拼的是产品体验,联想所有产品与云服务的深度结合,也体现了联想多元化的优势。
企业级、云服务不仅是联想的蓝海战略,更是联想当下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也是联想业绩表现并不如意之时但联想股价仍然上扬的核心原因,因为股民对联想长期发展看好。
在前不久的财报会议上,谈到企业级业务的下一步发展时,杨元庆表示,联想的企业级业务集团将继续稳定其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同时把握快速增长的云计算、超大规模和超融合的机会。另外,联想还将与软件及超融合厂商更深地合作,让联想打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杨元庆称,联想有信心在2015-16财年实现企业级业务集团达50亿美元年营业额的目标。
从移动业务来看,联想收购MOTO移动之后,已经拥有了进军中国以外市场,特别是欧美成熟市场的入场券。
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收获了丰富的专利,包括移动通信领域顶级专利2000余项,及21000余项专利交叉授权。同时,还收获了全球运营商、渠道商关系,得以快速进军成熟市场、这些,都将对联想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从2015 Q3财报来看,联想移动业务成功扭亏为盈,实现经营性盈利,税前经营利润率为0.4%,兑现了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后4-6个季度内实现收支平衡承诺。
未来手机领域将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包括研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业务模式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比拼,企业既得有强项,又得无死角。今年以来,联想的移动业务集团变化很大,完成重组的联想移动业务集团已经建立起更合理的成本结构,开始告别机海战术,以精品、极致主打市场。
从联想全局来看,联想的多元布局更值得关注,PC、移动业务、企业级“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正在发展成为联想三大增长引擎。一方面,三大增长引擎让联想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多元布局让联想全球渠道覆盖的优势更加突出,可以为移动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回看高科技产业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站在潮头浪尖的企业相比,无论是IBM、惠普,还是苹果、三星,哪一家的业务范围,甚至面临的挑战,都不如联想这般复杂。PC市场的冲刺、国际化的挑战,以及打造移动互联基因的技术创新,在诸多挑战面前,联想以及杨元庆顺应行业发展大势,谋篇布局,完成了从PC企业向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