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硬件战略效仿谷歌 把创新技术推向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无忌

2016-03-27 21:00:44

摘自:腾讯科技

3月26日消息,国外媒体周五撰文指出,全球PC市场如今已陷入了真正的困境。微软应当继续从事PC硬件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但仅限于推出真正具有创新力的产品,把尖端的技术推向市场。

微软硬件战略效仿谷歌 把创新技术推向市场

3月26日消息,国外媒体周五撰文指出,全球PC市场如今已陷入了真正的困境。销售不景气只是表面的现象,在一些企业用户对设备进行更新的同时,更多的消费者并没有这样做。在这种市场格局下,微软发布高端笔记本电脑(Surface Book)就如同搅局一半,让这家公司与众多的PC制造商盟友(戴尔、惠普、联想、宏碁、华硕、三星电子、LG电子)展开了直接的竞争。在PC市场陷入困境的局面下,微软的这种做法是否不太明智?

许多人把微软的这一做法视为糟糕的竞争战略,认为这将引发该公司与原始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冲突。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Surface Book上市后的评价毁誉参半,但通过这一战略,微软事实上是希望振兴垂死的PC市场。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微软能否制造出更好的PC?

这一问题的实质并不是微软能否制造出完美的设备。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并不是完美的笔记本电脑或是二合一设备。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微软能否成为PC市场的设计和思想引导者,并借此来影响已经陷入了休眠状态的市场。PC市场的创新力已经停滞了数年之久,这也是导致PC出货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诚然,似乎绝大多数的PC制造商一直在通过“竟次”(指在竞争中不是争优而是看谁可以在最低限竞次)让产品价格不断创出新低。即便是英特尔强调超薄本和混合计算解决方案,希望把自身的影响力施加到新产品上的做法也没有取得理应取得的成绩。由于一开始的创新就不具吸引力,消费者的反应自然会非常平淡。

虽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崛起影响到了PC产业,但这并不足以解释PC销售为何连续多年持续的低迷。更不要提及Windows 8一开始就带来的惨败结局。

微软和硬件厂商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升级产品的理由,虽然Windows 10的市场反映相当出彩,但仅仅是一款新操作系统还远远不够。从表面上看,微软涉足硬件领域将会与现有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展开直接竞争,但这并不会给后者带来负面影响,而是激励着他们在微软瞄准的目标市场采取行动超越该公司。

最终,这也将有利于消费计算设备市场的发展。微软已经向市场表示,在零售商的“周末促销市场”之外,还有一个高性能、高价、引人瞩目的设备市场。事实上苹果在该市场成名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该公司也是利用这一购买群体的专家。

微软涉足硬件领域的做法,借鉴了谷歌Nexus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线的成功战略。谷歌的做法并不是让硬件设备制造商破产。相反,谷歌通过自主开发的硬件,向他们展示了产品设计突破,与当前的创新层次。还有,通过推出自有的硬件产品,谷歌获取了来自消费者对他们喜欢和不喜欢功能的直接反馈,以及产品的使用情况。这一战略同样将会令微软受益。

微软的新战略早已取得了实效。在今年年初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中,硬件设备制造商针对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的目标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最近,惠普和戴尔就分别发布了EliteBooks和Latitude/XPS。

当然,微软并非是全能的,该公司对市场的刺激也仅限于此。微软一直尝试着在智能手机领域采用类似的战略。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并发布了数款Lumia旗舰智能手机,微软曾尝试着让Windows手机市场能够散发活力,但收效甚微。

不过与微软牢牢控制的PC操作系统市场不同,该公司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尚不足2%。在被Android和iOS主宰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微软想要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不高。不过即便是Windows手机业务注定以失败收场,通过跨平台应用和服务,微软的移动业务依然能够产生巨额的营收。此外,这家公司通过向Android设备授权专利技术获取的营收,就已超过了Windows手机业务营收。

微软应当继续从事PC硬件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但仅限于推出真正具有创新力的产品,把尖端的技术推向市场。销售出数百万台自有设备固然可喜,但让市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让消费者再次购买PC设备才能真正有利于微软和其整个的生态圈。这也是微软为何要继续充当一家PC硬件公司的原因所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