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供应商(CSP)市场结构持续改变,云服务器渐成增长主力。二季度,全球多节点云服务器、刀片、机架等产品形态的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79%、-11%和35%,云服务器销售额和出货量为11 亿美元和17.4 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 亿美元和7.7 万台,占市场总增量的30.7%和30.8%。云IT 基础设施(服务器等)支出快速增长是云服务器增长的主要动力。据IDC 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云IT 基础设施支出规模达到154.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其中,全球所有地区云IT 基础设施支出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支出规模几乎实现了翻番,同比增长96.4%。
未来几年,云IT 基础设施支出的增长依然将是服务器行业的主要引擎。目前,全球IT 基础设施正处在技术更新周期,云计算是趋势,云IT 基础设施占IT 总支出的比重已经在二季度上升到了48.5%。未来几年,基于云的基础设施将保持快速增长,据IDC 的预计,到2022 年云IT 基础设施将占到IT 支出总额的56%,云服务器增长空间较大。未来5 年,IDC 预计云IT 基础设施支出的平均增速将达到11.2%,到2022 年达到829 亿美元。其中,公有云数据中心将占到总支出的66.0%,5 年平均增速预计将达到11.3%。此消彼长,非云基础设施增速则将逐步下调,预计未来五年平均增速将在10%左右,占IT 支出的份额持续走低。
工信部将全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企业上云:10 月12日,工信部信软司李琰副处长在《中国电子报》撰文称,工信部将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推动企业上云。近年来,随着我国云计算发展进入应用普及阶段,企业上云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已开始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信息系统。多地创新政策措施,联合各方力量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推进企业上云,已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工信部将加强政策宣贯、提升支撑能力、构建效果评价体系、建立支撑体系和推动示范引领,推动企业上云。
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互联网+”战略的加快推进,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行业相关的政策出台已经到位,未来的重点将是政策宣贯和落地。2017 年11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之后,工信部在2018 年相继发布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 年)》等政策。其中,《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2020 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 万家,形成100 个以上的典型标杆应用案例,并对云服务选择、推进步骤、支撑能力提升等方面都进行了部署,并在多方合作机制建设、服务平台搭建、效果评价以及云安全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未来,在工信部等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企业上云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由于国内工业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广大企业尤其是部分重点行业企业仍存在“不敢上、不会上”等问题,导致推进步伐总体偏慢、应用层次有限。因此,2018 年工信部一直在通过示范试点等政策重点支持企业上云。2018年,工信部信管局发布了《2018 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有20 个平台入选,其中通用平台8 家,流程/离散行业平台8 家,特定区域平台4 家。工信部、财政部对入选平台的项目将给予“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入围企业预计扶持资金规模将超过千万级,目前相关资金正在下放到各省市的入围企业。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加强与平台企业、工业企业合作,加快所辖地域企业上云进度。未来三年,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启动,工业互联网等工业上云领域将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建议:上周计算机行业表现非常低迷。从行业整体来看,上周美股回调以及科技股出现明显下挫,A 股以及计算机行业均受到冲击,计算机行业指数在节前低迷的基础出现进一步下滑。从个股表现来看,前期估值相对较高以及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跌幅较大。从计算机行业表现来看,板块估值水平已跌至不到 36x,估值处于低位,如仅从历史估值和成长性角度来看,不少个股的配置价值已值得挖掘。
计算机行业作为国家消费升级的重点抓手,同时也是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需求端的利好一直存在。一方面,信息消费作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未来将是国家促进消费机制形成过程中受益;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将是重点,企业上云等一直是政府推动的热点领域,相关领域投入规模较大,未来也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增长点。综合来看,由于计算机行业的一些重点领域仍处在政策驱动、需求培育的阶段,短期表现仍可能较为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