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CPU市场上“斗士”:AMD风雨十年

责任编辑:vivian

2012-01-04 08:34:50

摘自:中关村在线

2011年,AMD虽然正式把“推土机”架构引入了服务器和工作站领域,发布了Interlagos Opteron 6200、Valencia Opteron 4200两大新系列产品。但是相比Intel还是略显平淡的。

提起X86服务器或者PC机的芯片,可能大家对于Intel和AMD这两个老对手不陌生,Intel作为处理器市场的领军者,2011年在CPU市场上表现依然强劲,而且在未来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占据CPU市场的大部分份额,AMD似乎和其它厂商似乎并未停止追赶脚步。但是作为x86市场中一个斗士,AMD在CPU市场上所做的贡献并不能被磨灭,良性的竞争才能促进市场的发展,技术的提升,回顾AMD走过的十年历程,见证这个服务器CPU市场上“斗士”如何在芯片时代拼杀战场。

 


服务器CPU市场上的“小强”:AMD风雨十年

2001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速龙MP 双处理器,可以说是AMD 向服务器进军的第一步,到今年正好是十周年,至此之际,服务器频道推出系列回顾文章,以梳理AMD在服务器CPU市场的风风雨雨,从而帮助大家对服务器CPU的后期之秀——AMD有个更深的了解。

服务器CPU市场上的“小强”:AMD风雨十年

 

在服务器领域,AMD 起步较晚,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年后,AMD 才计划向服务器市场进军,面对Intel 这样强大的对手,AMD毅然的选择了竞争、对抗,从而促使了如今CPU 盛世的形成。

 十年间,尽管备受挫折,屡战屡败,但却愈挫愈勇,不仅为行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逐渐赢得了市场,正在成为IT产业的新势力,它就是AMD。

1.小试牛刀——2001年AMD服务器CPU的元年

AMD 从2001年开始在服务器领域已经跃跃欲试,并于该年6月推出了支持双处理器的Althlon MP及配套的AMD-760 MP芯片组,支持DDR ECC SDRAM和AGP 4X。该芯片组包括AMD-762系统控制器(北桥)和AMD-766周边总线控制器(南桥)。它改善了CPU和内存之间的总线结构,处理器与北桥芯片之间拥有2条独立的点到点的处理器系统总线,从而提高了运算效能。PCI 总线的控制功能也在北桥芯片上实现,南桥具有一些周边设备的接口功能。AMD-762只在33MHz上支持64位PCI,这一点在设计显得有点儿保守。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AMD 速龙 MP 双处理器主要是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那时候常见的Athlon 系列主要有Athlon XP、Athlon 4、Athlon MP三个版本。由于Athlon XP、Athlon 4、Athlon MP的接口均为462针插槽接口,外观极为相似,使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其实Athlon XP为桌面版的CPU, Athlon 4为移动版CPU,Athlon MP服务器版CPU,不过那时候市面上仍然都还是直接叫它为Athlon。

AMD Athlon MP 处理器可与稳定可靠的 AMD Socket A 结构兼容,并可支持 DDR 内存。这款处理器采用 AMD 的 0.13 微米铜导线工艺技术制造,由 AMD 设于德国德累斯顿的 Fab 30 芯片厂负责生产。

2.整装待发——2002年推出AMD Athlon MP 的两款处理器

2002年对于AMD 服务器方面是相当平淡的一年,主体力量正在研究新一代的服务器专用处理器,所以在CPU市场上相对冷淡一些。但仍有速龙的两款处理发布。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2002 年6月19日AMD 推出一款可支持多处理器操作的高性能AMD Athlon MP 2100+ 处理器,为服务器及工作站提供一个性能稳定可靠的操作环境。这款 AMD Athlon MP 2100+ 处理器采用QuantiSpeed 架构及Smart MP 技术,可与目前通用的架构完全兼容,不但性能稳定可靠,而且易于管理,符合 IT 管理人员的要求。

2002年12月11 日AMD 推出一款型号为 AMD Athlon MP 2400+ 的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具有强劲的计算能力,可支持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应用程序,最适合企业及研究机构采用。 AMD Athlon MP 2400+ 处理器采用卓越的 x86 处理器结构,具有极先进的浮点计算能力,可以支持复杂的数学计算,确保企业用户及科研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一鼓作气——2003年AMD服务器皓龙正式发布

2003年4月21日,AMD发布了基于AMD 64技术的AMD Opteron“皓龙”处理器-世界上首款同时支持32位计算的64位处理器, 从而奠定了一个64位计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两个Opteron144,流水号(左)181(右)886,你猜猜哪个更强?

AMD Opteron“皓龙”处理器打破了“64位贵族计算”的藩篱,它使用户出色运行32位应用的同时,亦为用户提供了一条按照自己的步伐无缝升级到高性能64位计算的途径。并且,它集成了内存控制器,采用了HyperTransport(超传输)高速总线,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从而极大地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

AMD Opteron(皓龙) 处理器采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AMD64 结构,可以同时支持 32 位或 64 位的计算。AMD Opteron(皓龙) 处理器的设计可确保用户以出众的性能运行现有 32 位应用程序,同时为用户提供一条转移 64 位计算的捷径。这一秉承渐进发展理念而设计的处理器在包括兼容性、性能、投资保护及降低 TCO (总拥有成本) 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的跨越。AMD Opteron(皓龙) 处理器有三个不同系列可供选择:100 系列 (单路)、200 系列 (单或双路) 及 800 系列 (最高到 8 路)。

AMD Opteron处理器受到广泛欢迎,支持采用这款处理器的企业及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包括入选财富杂志的1000强企业、集群系统及高性能计算系统、以及数据库计算及工作站领域的用户。对于工作站用户而言,他们通常需要执行需要大量计算的应用,如财务系统建模计算、数字内容创作及电脑辅助设计等软件。那时,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厂商HP,IBM,Sun为代表的诸多厂商已经相继推出了采用AMD Opteron处理器的服务器。

Opteron处理器的最大卖点就是可以高速运行现有的32位X86应用程序,而Intel的Itanium只能运行针对其开发的程序。尽管Opteron相对于Athlon做了相当大的提高,并扩展到了64位,不过这款处理器还是可以像Athlon一样在32位操作系统上运行32位应用程序。

4.燎原之势——2004年AMD与中国曙光合作“燎原计划”迅速蔓延

2004年3月23日,美国AMD公司宣布与中国服务器行业领头羊——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联手,在中国启动“64位应用燎原计划”,该计划是双方继去年的“64位普及运动”之后,在64位计算应用领域推广的又一庞大市场计划,目的是要在一至两年内让64位的燎原大火烧遍中国市场。同时,曙光还推出了基于AMD Opteron 处理器100系列的曙光I200A单路迷你塔式服务器,并于当天下午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64位应用燎原计划”以及新产品的新闻发布会。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3月26日,AMD与方正电脑结成战略同盟;4月2日,AMD与清华紫光合作的64位电脑也将正式上市销售。AMD在内地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弄得水响。

AMD的实力日增,对英特尔构成的挑战也越来越强。2004年,AMD中国公司计划将服务器、PC机市场引向64位计算模式。其对外发言人陈劲松表示,支持AMD64的平台的已经有超过1000家主要的OEM厂商和软硬件开发商。

2004年,AMD发布第一个使用90nm制造工艺的Troy(特洛伊)核心、它是在Sledgehammer基础上增添了多项新技术而来的,通常为940针脚,拥有128K一级缓存和1MB (1,024 KB)二级缓存。同样使用200MHz外频,支持1GHyperTransprot总线,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并且可以支持ECC 内存。此外,Troy核心还提供了对SSE-3的支持,产品有opteron245-254。同时,还有 支持4路以上的800系列核心叫做Athens(雅典)。

作为Sledgehammer 接班人,代号为Venus( 威纳斯和)SanDi××(圣地亚哥)核心都是在上一代Manchester 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而后者主要针对高端桌面市场,他们同为同为0.09微米工艺制造,外频为200MHz,一级缓存为128KB,二级缓存为1MB,支持SSE、SSE2、SSE3多媒体指令集和X86-64运算指令集。

单路opteron 处理器采用了Socket 939接口,包括了opteron144,opteron146,opteron150,opteron154.和最高频单路的opteron154。

5.再接再励——2005年AMD双核Opteron家族再增添三名新成员

2005年9月28日消息 AMD周二宣布它的双核Opteron家族又增添了三名新的成员。AMD声称它的双核Opteron处理器可以为1路至8路x86服务器和工作站带来全球最高的性能表现。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AMD Opteron 880

Opteron 880为8路16核企业级服务器设计,Opteron 280则针对高性能双处理器的工作站设计。

AMD同时再次向英特尔提出的挑战,即双方进行一场“双核决斗”,就工作量和电损耗两个指标一分高下。英特尔至今仍拒绝接受这个决斗请求。

AMD提出的这场决斗建议在AMD Opteron 800或200系列处理器和英特尔相应的现在大批销售中的x86服务器处理器之间进行的一场现场公开性能比拼。

AMD称,在同样的电量供应和散热情况下,双核Opteron的性能表现远优于单核处理器,这意味着用较少的服务器可以完成此前需大量服务器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可以降低运营开支。

就在AMD发布这三款新产品的头一天,英特尔刚发布了它的至强处理器的最后两款单内核至强产品。

6.全力出击——2007年发布巴塞罗那的皓龙处理器

2007年的9月,AMD高调发布了采用K10架构、代号为巴塞罗那的皓龙处理器,它采用了65纳米的SOI制造工艺,Socket F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而代之以1207个触点,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F插槽内的1207根触针接触)。包含Opteron 2300、Opteron 8300系列的标准版以及HE版,主频在1.7GHz-2.0GHz,标准版为95瓦,HE的功耗仅68瓦。Opteron 2300包括2350、2347、2347 HE、2346 HE和2344 HE 五款产品;Opteron 8300系列包括8350、8347、8347 HE、8346 HE 四款产品。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皓龙2350巴塞罗那核心

但是,由于巴塞罗核心的缓存中的缓冲器(TLB)出现了硬伤,导致了皓龙市场的严重损失,这不能说是AMD的悲哀,在紧急处理后的B3版本皓龙处理器,修正了TLB错误,已于今年3月开始生产 投放市场,但是受到前期影响,皓龙处理器丢失了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

7.姗姗来迟——2008年45纳米四核皓龙处理器面世

2008年,AMD终于正式发布了其首款45纳米四核皓龙处理器。

本次发布的45纳米四核皓龙处理器代号为“Shanghai”,落后了英特尔的45纳米处理器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避免类似巴塞罗那出现故障推迟上市的情况,AMD在“Shanghai”发布之前就已经供货给OEM厂商,IBM、HP、Sun、Dell等约25家服务器厂商在本季度都将推出搭载AMD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AMD“Shanghai”处理器仍旧采用原生四核设计

“Shanghai”处理器采用直连构架原生四核设计,4个核心可以独立进行运算。AMD表示上海处理器具备前所未有的高能效,比如可以关闭在运算中不被利用的单元来降低能耗,即使这个时间非常短。

AMD表示现在已经开始提供两个版本的“Shanghai”处理器,增强版将在明年一月开始提供。

8.推陈出新——2009年Istanbul六核服务器处理器

2009年6月2日,AMD公司(NYSE:AMD)宣布推出世界上首款采用直连架构的六核服务器处理器,面向双路、四路和八路服务器。代号为“Istanbul”的六核AMD皓龙处理器延续了AMD致力于以各种价位和无与伦比的平台灵活性为客户带来卓越价值的承诺。

 2009年6月2日,AMD公司(NYSE:AMD)宣布推出世界上首款采用直连架构的六核服务器处理器,面向双路、四路和八路服务器。代号为“Istanbul”的六核AMD皓龙处理器延续了AMD致力于以各种价位和无与伦比的平台灵活性为客户带来卓越价值的承诺。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AMD六核心皓龙“Istanbul”

通过同一个平台,AMD新的六核皓龙处理器能够满足对更多的核心和更高扩展性的需要,而AMD四核皓龙处理器则可以提供经济高效和更节能的解决方案。Cray、戴尔、惠普、IBM和Sun等领先的OEM厂商,预计从本月开始提供基于AMD六核皓龙处理器的系统,同时该处理器还得到了主板和基础架构合作伙伴的支持。AMD六核皓龙处理器的HE、SE和EE版本计划于2009年下半年推出。

AMD六核皓龙处理器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平台基础架构以及低成本、高能效的DDR-2内存,有助于降低系统的采购成本;

高性能计算、虚拟化和数据库工作负载等将从提升高达60%1的4PSTREAM内存带宽中受益匪浅,这归功于超传输总线HTAssist技术,它可以帮助降低处理器到处理器之间的延迟和数据流量;

AMD虚拟化技术(AMD-V)和AMD-P套件电源管理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性能和功耗段,确保客户不会面对性能和功耗的两难选择;

在完全相同的平台上,与前一代四核处理器相比,新款AMD六核皓龙处理器的每瓦性能提高达34%。2(AMD皓龙处理器2435型号与AMD皓龙处理器2382型号相比,前者的SPECpower_ssj2008测试成绩为:总分1297ssj_ops/watt,287W、100%目标承载时为501,246ssj_ops;后者的SPECpower_ssj2008测试成绩为:总分970ssj_ops/watt,272W、100%目标承载时为376,878ssj_ops)

AMD公司副总裁兼服务器及工作站业务总经理PatrickPatla表示:“基于与客户的密切协作,我们相信价值观的转变无疑正在改变服务器市场的经济性思维模式。AMD新六核皓龙处理器满足了对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更高的每瓦性能和可扩展性的不断增长的综合需求。简而言之,AMD六核皓龙处理器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带来了最高的性能。”

9.双剑出鞘——2010年两款皓龙平台同年发布

2010年3月30日AMD公司 (NYSE: AMD) 宣布推出一款新的服务器平台,配备世界首款8核和12核x86处理器,面向主流的2路和高附加值4路服务器市场。AMD皓龙6000系列平台可满足服务器客户的明确需求--由工作负载而定的性能、能效和整体价值,同时又能以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核心和内存。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AMD皓龙6000核心照

AMD公司副总裁兼服务器及工作站业务总经理Patrick Patla表示:“正如AMD之前所做的,我们基于当前的客户需求再一次重新定义了服务器市场。AMD 皓龙6000系列平台开启了服务器价值的新纪元,对当前的服务器经济性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能够满足客户对实际的数据中心工作负载所需的每瓦性能、价值和一致性。”

三个月后在GigaOm Structure大会上,AMD正式宣布推出新一代AMD Opteron 4000系列处理器和平台,也是业内第一个专为云端计算、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及寻求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和高能效单路和双路系统的中小型企业客户量身定制的服务器平台。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AMD Opteron 4000系列处理器

Opteron 4000平台开发代号“圣马力诺”(San Marino),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代号“里斯本”(Lisbon)的Opteron 4100系列处理器,二是AMD SR56x0+SP5100系列芯片组,和Opteron 6000平台通用。 

10.锦上添花——2011年皓龙两大新品发布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4日下午,在面向桌面的FX系列之后,AMD正式把“推土机”架构引入了服务器和工作站领域,同时发布了Interlagos Opteron 6200、Valencia Opteron 4200两大新系列产品。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全新一代Opteron正式发布

Opteron 6200系列主要面向云计算应用层、后端、企业级虚拟化、高性能计算集群等应用,可用于双路、四路系统,拥有四条HT 3.0总线,Socket G34封装接口,旗下包含十款不同型号,具体有一款四核心、两款八核心、两款十二核心、五款十六核心,主频1.6-3.3GHz,Turbo Core全部核心动态加速最多400-600MHz(Opteron 6204不支持此技术),部分核心加速幅度最高可达900MHz,三级缓存16MB,热设计功耗85/115/140W,支持四通道DDR3-1600内存。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型号、规格、价格一览表

Opteron 4200系列则面向低端云计算、前端、中小型企业虚拟化,主攻双路市场,拥有三条HT 3.0总线,Socket C32封装接口,包括八款型号,四核心、六核心各四款,主频1.6-3.3GHz,三级缓存8MB,热设计功耗35/95/125W,支持双通道DDR3-1600内存。

总结展望2012

2011年,英特尔可以说是全面开花,既有低端的至强E3系列,也有高端的E7系列,而且在服务器的其他技术领域,也有很多创新产品。而且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2011年,AMD虽然正式把“推土机”架构引入了服务器和工作站领域,发布了Interlagos Opteron 6200、Valencia Opteron 4200两大新系列产品。但是相比Intel还是略显平淡的。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但在桌面CPU 市场上2011年AMD 发布的几款新品还是非常有看点的,比如众所周知的APU。APU 是AMD 的CPU 技术和GPU 技术完美融合的产物,其中包含了CPU 计算核心和GPU显示核心的功能,而AMD的优势则集中体现在APU的显示核心上,

目前APU定价最高的产品是四核心的A8-3850,这款产品拥有着堪比羿龙的CPU 运算效能和堪比入门独显的HD6550D 图形核心,而图形核心的优势是APU 的最大卖点,可以负责任地说:APU产品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了。

 

AMD回顾十年风雨历程
 

Llano APU的架构中含有CPU核心和GPU核心

因此目前各型号的APU 产品在2012年必将继续坚挺很长时间,接着AMD就将发布基于Trinity 核心的全新APU产品,和Llano 一样,Trinity 核心APU也将发布双核到四核的产品,同样提供了DirectX 11 接口的支持,而性能上也肯定会比此前的Llano更胜一筹。

AMD在桌面市场的强势表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在服务器市场上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凭借其高性价比低功耗的优势,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