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SMA之前对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所做的调研,近七成的运营商认为,未来的5G增量来自于企业市场,而一些垂直行业则被公认为5G应用最有潜力的领域,比如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
01
—
可以真正上路的无人驾驶
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被认为5G+AI的最典型应用场景。
在这次MWCS上,无人驾驶成为运营商重点展示的5G应用场景。在中国联通展区,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柄操作,就能远程驾驶千里之外、位于北京房山区的车辆。车辆从停车位内出发、行驶再到停车,全部自动完成。中国联通这辆远程操控的车辆,行驶过程中速度在5公里/小时左右。
在中国移动的展区,同样也进行着智能驾驶的演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移动和华为合作,在碧云路区域搭建了5G试验网络,演示的车辆就行驶在碧云路附近,而驾驶者则是在展会现场进行远程操控。实际上,行驶在路上的演示车辆不是一辆,而是两辆,后面的车可以根据前车的行驶状态,实时控制自己的状态。
每当有人问,“5G在垂直领域到底做什么”的时候,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总会感叹,5G V2X车联网几乎能够满足自动驾驶的所有需求,无论车与车之间的通信、云端调控,还是实时定位、自动停车等等应用,都得到了完美的支持。
“我要‘作’的是人、司机,而不是车。”李震宇强调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并不是仅仅为了实现车的功能,而是要通过AI技术,让自动驾驶技术能够看得到,感知到周边的世界。
“过去我们需要在车上放置计算能力很强的数据平台。”李震宇说,然而遗憾的是,PC的计算性能并不能支撑自动驾驶需要的计算量,而且还需要防止碰撞、颠簸对计算设备带来的影响,“有了5G,计算功能终于可以被放到云端。”
不难想象,断网、网络传输速度不够快、网络卡顿等都将给无人驾驶的车辆行驶带来灭顶之灾,5G的高速连接、高可靠性、超低时延,才能让自动驾驶汽车放心地将自己的“大脑”放到云端。
有了“更智慧的车”还不够,车子开的“路”能不能也智慧些?据透露,百度与apollo车联网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以及雄安相关政府机构,已经在雄安当地开展试点,通过道路沿线设置大量传感器,与汽车一起,形成一个安全、高效的智能驾驶网络。
例如,当汽车通过5G V2X与智能红绿灯连接之后,闯红灯的行为将被杜绝,即便驾驶者在红灯前踩下油门,汽车也不会移动一分一毫。
02
—
多用途的无人机
智能驾驶只是5G最吸引人的场景之一,5G带来的极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带宽的特性,无疑会使很多行业焕发出极强活力。
无人机行业,也是众人关注的5G应用重点领域。
在中国电信的展区内,5G 无人机吸引了不少目光。基于5G网络,无人机可以实现高空实时通信和高清视频传送,甚至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建模,而且它可以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轨迹来进行运动。在中国移动展区内,展示了在5G网络环境下,无人机可以对嫌疑人员进行实时追踪,根据无人拍摄的视频画面,系统会判断人物特征是否符合,换句话说,只要事先输入嫌疑人员的人物特征,一旦嫌疑人出现在无人机的“视野”中,就能很快被识别出来。
诺基亚贝尔的展台天花板上,同样悬挂着一部无人机,这是用于临时基站建设的诺基亚贝尔“大力神”无人机,通过与地面应急通信车的配合,这台无人机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携带20公斤左右的基站飞上天空,解决即时的应急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