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3GPP自2016年启动了5G标准化工作,那时中国就已展开5G技术试验。从最初试验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促进关键技术的成熟并纳入国际标准,因此,2016到2018年基本上是5G技术试验;今年下半年开始,将从技术试验过渡到规模试验,由运营商在多个城市进行规模化的组网试验验证。
王志勤介绍,5G试验在2016年进行了关键技术、单点技术的验证,2017年进行了技术方案的验证;在此之后,今年将主要完成5G技术实验的第三阶段,即系统验证,主要针对面向商用化的产品进行小规模组网试验。
据了解,第三阶段试验的主要工作是基于3GPP发布的5G R15标准进行预商用产品设备的研发和试验。王志勤介绍,这一阶段将对系统设备、终端设备以及设备的互操作进行测试,同时也会有一些应用方面的验证和推进;另外,部分企业在这一阶段也会对5G R16标准进行测试验证。
“今年6、7月份,要基本完成5G非独立组网标准所有室内测试和部分室外测试。”王志勤告诉记者,整个5G试验的安排是先测试非独立组网标准,再测试独立组网标准;先进行中频段测试,再陆续进行毫米波的测试;同时还要遵循从室内测试扩展到室外测试的过程。
王志勤透露,目前5G的第三阶段测试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其中包括室内测试、射频以及核心网络的测试。其中,关于室内测试,主要是针对无线基站的基本功能,例如5G新空口的物理层功能等。
据了解,经过5G第三阶段非独立组网的室内测试,从基站基本功能来看,大部分厂商都开发了3.5GHz频段下的预商用和商用5G基站,其硬件测试能够基本满足商用要求;另外,部分厂家也开发了4.9GHz频段的产品。
不过,王志勤指出,在测试过程中,终端依然是一个主要问题。“有些厂家使用了自己镜像的基站,还有一部分厂家使用了第三方的测试仪表模拟,因此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部分测试结果的实现。”
王志勤表示,目前,华为、爱立信、大唐、诺基亚贝尔4家厂商基于预商用的平台进行了非独立组网的测试工作,从测试结果看,较好的完成了5G非独立组网的基本功能;但是在移动性管理、网管等性能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通讯近日收到美国商务部关于解除出口禁令的通知。王志勤透露,中兴通讯的产品近期也将很快完成相关测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