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当时间迈入 2018 年,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系列变化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我们可以切身感知到,智能手机厂商的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换代产品推出的间隔也从此前的半年缩短到 4 或者 5 个月。
比如,OPPO 在 3 月 31 日推出 R15 系列手机,然后在 8 月 13 日就推出 R17 系列产品,上市间隔甚至还不到 5 个月;而在去年,R11 系列手机是在6月推出的,而 R11s 则是在年尾,OPPO 的产品迭代速度明显要提速了许多。
有同样动作的还有 vivo,vivo X21 和 X23 手机的推出间隔,也不到 5 个月,并且时间也比去年同级别产品要早很多。
除了更早推出主力产品、换代周期变短之外,旗舰产品线的回归也是今年的一大特色。比如 OPPO Find 和荣耀 Magic 系列续作不约而同地选择在 2018 年亮相,而且这些旧旗舰新作无一例外都是带着各式各样的黑科技而来,颇有正面对决的架势。
从手机厂商的布局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得到那绷紧的神经和急促的喘息,看来智能手机行业的拼杀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
5G 时代到来前夕,行业再次进行洗牌
如果通讯行业以时代划分,那么在 5G 时代即将到来之际,4G 时代智能手机的竞争已经接近尾声。而在 4G 时代最后的日子里,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行业的洗牌又会再度开始。
从单月来看,根据中国信通院的分析报告,8 月份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 3259.5 万部,同比下降 20.9%,环比下降 11.8%;2018 年 1-8 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2.66 亿部,同比下降 17.7%。

即使被视为“国产手机救星”的海外市场,在 2018 年里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根据 IDC 的数据,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了 1.8%,而第一季度则下滑了 2.9%,换言之从年头到现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就没有好过。


一般来说市场急速萎缩,对行业领头羊来说影响不太大,但对于中下游厂商来说就是绝境。根据旭日大数据给出的资料显示,2018 年里行业前十的手机厂商占据了 79% 的市场份额,而剩下的厂商所占份额不到 21%。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小厂商肯定会穷途末路,面临被洗牌的风险。而行业前十的厂商,虽说不会有灭顶之灾,但在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中,守成已变为不可能,主动出击才能保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