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率先完成5G网络重要测试 商用化竞争面临多重夹击

责任编辑:zsheng

2018-09-20 16:23:29

摘自:通信信息报

尽管5G网络的商用化还未开始,但5G卡位战已提前开打。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中,华为率先完成基于3GPP的5G独立组网(SA)C-Band基站设备功能测试。

尽管5G网络的商用化还未开始,但5G卡位战已提前开打。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中,华为率先完成基于3GPP的5G独立组网(SA)C-Band基站设备功能测试。这是业界首个针对独立组网展开的5G无线侧系统功能的测试。不过,对于华为来说,5G网络现阶段的领先并不是真正的领先,在未来从手机厂商到芯片厂商、从通讯设备商到运营商的5G混战中能够脱颖而出,笑到最后才是目的。

设备厂商展开5G追逐赛

5G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设备厂商也在齐发力。目前,华为成功完成业界首个针对SA进行的5G无线侧系统功能验证,极大增强了商用决心,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华为将会是国内首个提供5G基带、处理器的芯片厂商,同时他们应该也会是最先推出5G手机,首款5G手机可能会早于2019年6月前发布。除了华为,日前,高通旗下子公司高通技术和爱立信联合宣布,成功利用智能手机大小的移动测试终端完成了符合3GPP Rel-15规范的5G新空口呼叫。这也意味着,全球第一个5G电话正式拨打成功。

除了5G网络测试,通信设备供应商也开始了拿单竞赛。今年7月,美国运营商Verizon宣布牵手爱立信和三星,于今年四季度在包括洛杉矶在内的4个美国城市推出固网5G服务,然后在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移动5G服务。另一个美国运营商T-Mobile也与诺基亚签下了35亿美元的5G订单,计划从2019年开始部署5G网络。9月,美国无线运营商AT&T则宣布三星、爱立信和诺基亚将为其提供5G网络设备。

此外,近日从爱立信中国方面传出消息,爱立信与TMobile签署了一项价值35亿美元的多年期合同。公司为T-Mobile部署5G网络提供支持,包括提供符合3GPP标准的最新5G NR硬件和软件。而在上个月,爱立信拿下了意大利最大的移动运营商Wind Tre公司7亿美元的合同。

多国出台“5G国家计划”

设备厂商激战如火如荼,从国家层面来看,5G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所密切关注的重点。目前,中国、美国、韩国作为第一阵营,将会率先迎来5G时代。

在“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称,目前,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已经进入关键期,今年年底5G产业链上的一些项目基本可以达到试商用水平。

美国是最早提出5G计划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首个开放5G频谱资源的国家。在5G建设上,美国动作比中国快些,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日前宣布,将于今年10月1日推出5G商用服务。这不仅是美国、也是全球第一个商用5G服务。而在此之前,韩国三大电信SKT、KT以及LG U+宣布,将在2018年12月1日开启5G网络的商用转化,韩国三大运营商均透露,今年12月份首批支持5G商用的地区位于韩国首都首尔附近,可以提供最高1Gbps的下行速率。

夹击之下设备商需强化研发

5G商用在即,巨大的市场带动产业链“起舞”,设备市场将引爆。东兴证券认为,2019年至2025年将是5G网络主要建设期,基站、天线等核心硬件市场需求有望爆发,其投资规模合计将近2000亿元。

对国内的设备厂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设备厂商正在迎接来自全球的多重夹击。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美国市场拒绝了华为,选择了其他厂商。除了美国,澳大利亚最近也步其后尘,拒绝中国设备商参与澳大利亚的5G建设。随后又再度传来日本、加拿大抵制华为的消息,9月14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电信部门也已将华为、中兴堵在5G试验伙伴名单之外,意味着两家中国企业无法参与印度的5G建设。

除了贸易摩擦和所谓“网络安全保障”等问题的影响,新兴企业也正在追赶华为,在5G通信市场前所未有的大竞争时代,华为面临前后夹击的境地。对于华为来说,目前能做的就是持自己的创新力,把优势扩大下去,想要保持领先,加大科研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据悉,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10-15%用于研发投入,而过去10年累计超过3000亿元,这是他们能够在通信领域保持领先的一个重要法宝,而未来这块需要越来越加强。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