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底,谷歌(NASDAQ:GOOG)一举收购多家机器人公司。很多人不太明白谷歌到底要做什么,有人说谷歌准备做统一机械工业和自动化行业,成为标准的定制者;也有人说谷歌着眼未来的云数据学习能力,让机器人走入寻常百姓家,谷歌是不是打算要做出一个天网(美国电影《终结者》中的skynet)我们不得而知,笔者仅用从网络上获得的公开视频和文字资料中逆向分析得出信息,来简单地预判一下谷歌到底想做什么。
军用机械狗和外骨骼系统:无人单兵机械雏形
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资助的“大狗”项目,目的是希望在那些军车难以出入的险要地势助士兵一臂之力。“大狗”项目中的机械狗,网上相关视频很多(同时显示还有其他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在研制),虽然动作仍不太流畅,不过以其研发程度和现行芯片微型化的速度,相信最迟到2020年,这种机械狗就可以成为前线上不错的单兵物资输送保障线,从视频上可逆推出,它的总成系统至少分为全息定位识别记忆任务主控(包含全景视像实时反馈和自动寻路规划)和平衡系统(包括突发冲击应对),两套系统采用分布式任务处理,不但可以降低核心总控的运算负载,更能让突发节点目标变更处理反应速度大为提升。
这样的一套自主运行系统加上足够丰富的中断寻路机制数据库,稍稍进行硬件平台移植用于某个系列的导弹车或是在子处理系统分离的基础上,与其他火控系统结合后,用于以外骨骼为基础构建的无人单兵机械进行局部渗透打击,其强大的渗透力量相当可怕。
触感反馈义肢——有了骨架就需要有完美的外观
早在2009年,具有感应功能的机械仿生手已经面试,但较为粗糙。2013年据英国媒体报道,瑞士和意大利一个联合科研团队研制出更为完备的智能手臂假肢,是史上第一支让病人有真实触感反馈的假肢。对于此项技术,目前相关的视频资料很少,但从有限的报道和图片,笔者认为,这或许将成为生命科学而非仿生学的一项里程碑成果。美国在去年已经实现了猴子的异体控制,其中的中枢神经阻断和接入技术只要稍做变动,用之于人,就可以让战场上单兵不用担心一些非致命伤痛感,从而影响战斗力。
美国正致力于生物意识的机械表达,虽然现在主要在动物实验阶段,但如果上述两项科研技术结合,两套系统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结合后再加上外骨骼,将怎样的场景?如用于战争,完全有望突破现在反战人权组织所持的伦理观念。
全息战场指挥系统——有了完整的作战单位,就必须要有战场指挥官
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不久前公开的全息战场指挥系统。在为数不多的公开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舰艇操作中心的图片包括战场全息地图展现,视觉实景演示,底层舰艇设备驱动控制,火控系统自动化和弹药存量预警,作战单元实时战况共享和指令接收调度。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一艘战略舰艇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制造以及无人实时控制,并让处在中央控制界面的作战单位控制人员,只需通过触控中心发出一个指令,舰艇就可以通过该指令的固化程序,完成一系列的诸如武器控制和作战位置调整,并将相关数据实时共享给周边同僚单位和传回指挥中心,以供战场指挥官参考。这样的控制中心只要进行平台移植,就可用于不同类型的作战单位,当然一切的基础是中央控制系统模块化和无人自动控制传感。
谷歌要做什么?——绝对不是简单的商业并购
谈过这些以后,再回头来分析谷歌介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企图。笔者判断,谷歌此举是在为下一代人机网络的构建进行前期准备。
现有的网络一直都是进行无生命的终端互联,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机界面完成生命体和终端的数据交互,现行虚拟实景技术雏形多数以视、听、触三种交互为主,还未达到真正的神经级阻断交互。如果将中枢神经阻断技术和接入技术进行完善,成功实现生物意识流和机械意识流交互,就可实现休眠式的意识接入人机网络架构,也就是类似电影《阿凡达》中的远程控制单元。但这样的单体控制实现除了需要强大的生化技术,还需要有强大的T级的无线联结机制。在单一点如视、触、听意识流读取的情况下占用不了多少数据带宽,但在机械传感机制全接入时,一个受控单体则至少需要10G级的总线带宽才能完成交互。共享数据库型的意识交互机器人将在四年内达到商用和工业标准,届时对人类的影响将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层面。
人机网络离我们有多远?——已经开始出现雏形,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许多数人对谷歌构建下一代人机网络的企图抱有疑问,但其一旦完成意识流机器人操作系统的雏形构建,民用领域的一些电器制造业将要面临全面的人机交互统一,因为民用领域最直接面向底层消费个体的机器人形态是智能住宅系统。
从目前智能住宅系统的发展趋势来说,实现操作界面交互的全面统一和对话指令的固化,也正是要让具备人工智能的住宅控制核心,可以对住宅的基础维生、声光电、安防网等等相关模块的终端设备,实现控制指令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如此一来,相关模块的全部电子控制模块从设计之初就要将智能系统接口加入到总成架构中。而作为智能系统的终端电器,相当于现在所有电器设备的人机控制界面以及电子指令控制面板将推倒重来,不再出现独立的交互面板,一切的设备控制和指令接收将由中央控制中心来完成,只需要将相关服务终端设备使用电源和信号一体化接口接入到家庭控制中心服务器,再通过中央控制器触摸面板上的预置功能菜单或是语音和手势识别系统,就可以直接完成对服务终端设备的控制。统一的标准除了代表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和相关终端设备制造行业的重新洗牌,还代表着超高的利润。
自动化装配和高危行业自动化必定是新的蓝海
民用领域的技术革新不仅影响着消费市场和社会基础服务,也同样影响着工业的变革,富士康的工业机器人计划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执行中,工业机器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相对降低了维护成本。如果加入自主意识数据库,意味着工业机器人也会告诉你它们自身哪个部分出现异常,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维修,甚至可以进行实时的休眠和恢复。而在资源开采领域,只需有相应的能源输入和探测数据的共享,自动化的开采机器人将比最有经验的矿工还要明白矿脉的走向以及含水层的深浅,不仅能在高瓦斯、高温、无氧状态下进行矿藏开采,甚至在空天探测和星系探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笔者预计,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从自主意识机械体正式达到军用、商用标准,以及人机网络的普及中悄然发生。在自主意识机械体和人机互动中,将会由精确的能源消耗比例控制和人机能源交易这一关键的决断系统,来形成独特的人机共存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