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近日向世界公开了“天鹰”空中网络基站计划,并展示了一架拥有夸张翼展的巨型无人机。这家无人机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让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人也能轻松地加入互联网这个大家庭。

“天鹰”翼展长达140英尺(约43米),与波音737飞机的翼展差不多,但这拥有超长翼展的无人机的重量还不及一家小型车,重量仅为454公斤。无人机纤细的身材有赖于坚硬而又轻盈的碳纤维材料,而且还能保证其在9万英尺的高空飞行也不会被极端的温度环境所影响。“天鹰”将会由一家氢气球的帮助下送上空中,然后就开始它长达90天的首轮测试。“天鹰”携带的高精度激光通讯系统能够精确又快速地传输数据,其数据传输速率能够与光纤说媲美,并在绕圈飞行途中把信号覆盖半径为50公里的地区。据称,该计划最终目标是组建一个超过千台无人机的庞大队伍为世界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在互联网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还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没能够享受到网络和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想想有些贫困地区连温饱也无法解决,那么这个数据也不难理解了。其实除了Facebook,Google在更早就推出了“Project Loon”计划,使用氢气球发放免费的WiFi服务。为落后地区提供优质且链接的网络服务,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的医疗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而且还能造就巨大的就业条件,在未来能够帮助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可以说是个利好的伟大项目。

然而作为一家追逐利益的互联网巨头,Mark Zuckerberg可没有想过做亏本生意。“天鹰计划”其实只是早前Facebook推出的互联网项目“Internet.org”的其中一环,为的,就是把还没有人开发的非洲等落后地区圈进Facebook为他们构建的“互联网”当中。
“Internet.org”,一个看似十分公益的项目,旨在为剩下的小伙伴提供最基本的免费互联网服务,其中包括Google 搜索、维基百科、AccuWeather 等热门应用,更涵括了疾病预防、妇女及儿童权利、求职、政府部门等资讯服务,当然还有Facebook。这项服务先后走进了非洲和印度等地,而Facebook也跟更多的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企图把这个圈子越画越大。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对于当地人民来说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其实不然。首先,“Internet.org”构建的是Facebook的专属互联网,进入该应用可是要通过Facebook亲自把关的大门,这个平台在计划之初就不是开放而公平的,与其说是一个互联网,倒不如说是Facebook专属的局域网,你想看什么还是它说了算。这里隐含的一个问题是资讯不对称,一旦这个圈真的画大了,Facebook就等于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打击甚至扼杀竞争对手在新兴市场的发展那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你能说这一切不会发生吗?

其次,很多落后地区的人民其实是支付不起昂贵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即使可以负担,“Internet.org”也没有想过让你一直享受这顿“免费的午餐”。目前不少非政府组织指出,“Internet.org”的营运模式是以免费的服务怂恿消费者付费以获得跟优质的内容,说白了,这个项目根本就是为了追逐利益而来的,这块无人踏足的土地,当然是先占者为王,这点Facebook可能比Google要敏锐得多。
其实最让科技互联网企业和媒体生气的是,Mark Zuckerberg一直把“Internet.org”当作一个富有人道主义色彩的、为第三世界提供平等的上网机会的优质项目,这点就让《纽约时报》的记者Evgeny Morozov大为不爽,当然也少不免对这个项目口诛笔伐一番。Evgeny Morozov指出,“Internet.org”是“投机的人道主义”、“Facebook的诱导性毒品”。“Internet.org”其实就是为了谋求利益而发起的商业活动,本来这事Facebook要怎么干其实同行也无可厚非,谁叫你家有钱任性?然而把项目进行“人道主义”的包装就有点过了。

笔者认为这项服务的本身就是建立一个“Facebooknet”,以优质的互联网应用为诱饵,在第三世界建立起一个史上最大却也是无形的围墙,里面罩着的是庞大体量的商机,而其结出的果实将全部由Facebook摘取。当然,就算以Facebook目前的势头,要“围”起整一片地区还是太勉强,目前Facebook已经在寻找合作伙伴,并把无人机技术共享出去,但即便如此,Facebook的野心仍然是巨大的,它目前在做的事情可能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