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新官上任不同,陈蔚上任几乎可以说得上非常低调,两个多月后,陈蔚才以新的身份与媒体人见面,这蛰伏的两个月,陈蔚带领Avaya做了些什么?Avaya今后的发展策略是什么?企业网D1Net记者日前采访了陈蔚并获悉,云,将是Avaya今后的重点,陈蔚将带领Avaya团队完成从Avaya中国向中国Avaya的转化。
上图为:Avaya大中华区总裁陈蔚
三大方向:轻平台、重应用、智能化
Avaya最近和腾讯、小i机器人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动作频繁,这与以前Avaya相对封闭的研发风格有了较大改变。Avaya大中华区副总裁兼CTO熊谢刚认为:“通信在物联网化和互联网化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必将有一个更为更开放的环境,Avaya将加大通信研发与物联网化和互联网化市场环境的结合。”
Avaya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围绕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轻平台
由于通信过去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从客户使用通信所使用的终端,到后台的传输、控制、交换等等,是在一个全封闭的系统里。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将更多的与其它互联网相关技术进行集成。熊谢刚说:“通信平台将变得越来越轻,其难点是过去大量的通信硬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另外,平台还需要结合虚拟化技术,因为所有的通信后台,都正在被全部云化,这是一个趋势。Avaya目前的现在产品已有超过95%是纯软件,可以对虚拟化技术全面支持。同时,针对通信云服务,Avaya也正在做的过程中,并有了很好的起点。”
二、重应用
传统通信一般包括语音及视频,当通信向互联网化平台转型之后,更多需要与许多行业应用做整合。无论是场景,还是行业应用化,通信实质上就是提供一种能力。如何真正地将通信能力整合到应用中?这恰恰是目前通信的一个难点。从市场来看,很多企业还在以大量的桌面终端设备为主,特别是硬终端设备,通常的做法是将视频终端和语音终端进行整合。
熊谢刚说:“Avaya在终端上将大量减少产品化,更多采用API和SDK等开放化。Avaya将把通信当作一种能力,整合到应用中。这种应用类似于移动APP、Web应用等等。
因此,Avaya的重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开放的API和SDK来做,另外则是采用了大量的开源技术,如WebRTC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打造通信能力生态圈。Avaya希望有更多的通信领域的应用开发,而这种开发能力是很多企业在创新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能力。“
三、智能化
通信已变得越来越智能,语音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语音,其作用也已不再单纯仅仅是录音、检索,更多的则是语义的分析。语义则包含了文本、图像和视频的识别技术,这些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通信息息有关。
传统通信主要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而今天物联网化的需求,带动了人跟机器间的交流和互动。人与机器的交流和互动,需要通信有更为智能的整合能力,这也是通信行业的新的需求机会。
从Avaya中国到中国Avaya
Avaya进入中国15年,目前在中国拥有七个主要分支机构。包括大连服务中心、北京研发中心、承担Avaya全球90%产品制造和物流的中山办公室等。
在产品方面,Avaya研发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地产品,如Avaya OneCC多媒体联络中心、Avaya EliteUC精品UC应用等,这也是Avaya与中国本地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同的研发产品。
在服务方面,Avaya中国大连服务中心,无论是规模还是客户满意度,均表现卓越;拥有着60多人专业UC和CC工程师的多语种服务中心,在整个中国通信企业里,服务能力值得称道。
在客户方面,Avaya的客户类型明显发生着变化,以前客户案例集中在金融、保险、旅游、制造等行业,而现在正在向互联网企业转移,如小米、一号店、乐视和携程等。
陈蔚说:“Avaya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本土化的历程。从成立开始,Avaya有技术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现在Avaya在中国成为了一个具有销售、研发、服务、市场、物流一体化的公司。Avaya将在2015年10月成立一个中国本地化的实体,通过这个实体,完成了从Avaya中国到中国Avaya的转化。Avaya将更贴近本土,更好地服务中国本土的客户和伙伴的企业。
全力转向云服务
从Avaya中国到中国Avaya的转化的同时,Avaya将全力转向云服务,并将于10月推出视频公有云服务。这对Avaya则是一个巨变。众所周知,Avaya的传统业务一直是以卖产品为主,不管是后台还是前端,纯粹是产品营销模式。
而随着市场变化,大部分的客户更多开始购买技术服务,用技术与行业结合应用,不论是创新应用还是运维管理,期望获得技术服务并融入到自身平台上,Avaya看到了这个趋势,并做出了转向云服务的战略决策。其具体做法是:
1、构建基于云架构的通信能力,将底层产品,如Engagement Development Platform (EDP)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这样可以更好地将EDP平台部署到亚马逊、阿里云、企业自建的云平台或者其它IDC的平台上。
2、平台化,将传统的通信产品,如语音产品、视频产品或者呼叫中心产品,变成一个个通信组件,这些组件可以调用各种应用。通过各种开源API技术,调用底层能力,与第三方的应用对接。类似于APP Store,也叫企业通信应用商店平台,Avaya希望将擅长的东西做好以后,引入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在上面进行应用开发,最终变成应用商店平台。
陈蔚说:“我们更多希望参与客户的转型,用云通信平台做出创新的同时,打造出企业通信应用商店的理念和商业模式,这也是Avaya自身的一个重要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Avaya选择了一些目前在市场上有很强创新能力的客户,如小米、携程、东软、车联网、京东金融、嘀嘀、联通、亚马逊的AWS等,在与这些企业的对标中, Avaya将与客户一起探讨企业通信在这些行业的支撑。“
服务是重心
Avaya在全力向云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产品营销向服务转型,服务能力显然是重点。Avaya大中华区专业服务部总经理陈毅刚介绍:“Avaya希望除了提供全球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之外,还将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Avaya专业服和Avaya产品解决方案一起,变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人员、技术、研发等各个层面。“
Avaya专业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产品性的架构设计和实时服务能力
在产品的维保层面, Avaya提供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服务。在产品之上,客户更加关心业务流程,业务应用以及第三方系统架构等等。Avaya服务更加向整体的市场靠近,更加面对本土化客户的需求,构建专业化的团队,构建全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实时的服务能力。
2、全生命周期服务
Avaya解决方案不仅仅指产品本身,联络中心的特色是应用,是有流程驱动的制度体系。Avaya将与客户业务部门一起,从业务流程咨询环节开始,到业务需求、业务处理,并设计合理的体系架构,来实现客户的应用需求,最后的实施、系统优化等等,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过程。Avaya与客户不只是买和卖的关系,而是回到客户的业务需求原点,来看一个完整流程部署,到上线,到服务维护的过程。
3、专业化人才
Avaya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服务团队目前已有三百多资深的服务人员,服务顾问平均的行业从业经验在五到八年之间,资深顾问甚至达到十五年以上的经验。
笔者小结:
其实,Avaya这几年的发展与通信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几乎相关,能想象得到当中的焦虑与思考。好在看到诸多的变化,从Avaya中国到中国Avaya,从产品到服务,最主要是终于看到了在云方面的动作。有人在笔者微信里留言说,陈蔚升任Avaya大中华区总裁,算得上是云引“蔚“来!
无论是祝福也好,还是面对市场必然的选择也好,笔者倒是认为,对通信行业来说,云是个机会;但对传统通信企业来说,其实挑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