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干货:Facebook 竟然也推出了语音助手服务,名为 M,(不是抖 M 的 M)至今这项服务还在雏形阶段,据说它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比 Siri 还要有「人味儿」。不过在层层吹捧 M 无比智能的面纱之下,有体验过的匿名用户表示该服务相应速度过慢。褒贬不一的评价并不会对 M 的推出产生太大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最近层出不穷亮相的人工智能服务可以看出,语音助手这片区域已成为各个巨头叩响用户需求之门的一个心头好,在宅男们一次又一次对他们的语音助手爱不释手地发出各种指令之后,互联网巨头们也就收集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规模化的用户偏好的数据。
Facebook M 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实验产物,一个语音助手。这项服务最近比 Facebook 长久以来的热门短信应用 Messenger 的受欢迎度还要高。该语音服务打着「能做到苹果的 Siri 和 Google 的 Now 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的宣传口号,不仅能帮你在机动车管理局预定位置,还能帮你给朋友买生日礼物。这么人性化服务背后的秘密在于 M 的一部分工作是通过人工操作的。通过追踪人类的日常活动,Facebook 可以建立起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来模仿人类行为。
现在问题来了:这项服务如今到底有多厉害?Facebook 上个月向旧金山湾的数百人公开了这项服务的雏形,但仍未向记者们公开该项服务的功能,也未进行任何演示。
上周,一家名为「用户测评(UserTesting)」的加州公司通过消费者人脉网定位到一位用户使用 M 语音助手(该公司通常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测试各种各样科技产品的),从而邀请到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用户通过语音向小 M 发出一系列常规要求,结果可以发现小 M 会记录下这些任务,进而追踪揣测用户做事情的大概想法。
据这家公司反映,该用户的体验用原话来描述就是,「太神奇了,太好用了,简直有点可怕。」M 能同时进行多项任务——预定餐厅座位、在当地 58 同城这种网站上找活儿干、推荐适宜周末短途旅行的去处诸如此类等等。用户说,这种处理任务的方式使得它远超 Siri。但 M 并非无可挑剔,用户抱怨说 M 回复消息的速度非常之慢,有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及时回应要求。
体验过的用户通常都表示,很为 M 的能力跨度之广感到惊奇,也为它办事效率之低感到无奈。如果人们用 M 来处理一些不紧急的事情,然后再自己去干别的事情的话,M 会显得更有效些。
这只是一个用户做的一组体验,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Facebook 面临的任务有多艰巨。(Facebook 拒绝对这套用户体验置评)为了收集更多语音助手所需的数据,该公司必须要确保现有的服务足够到位——因此人们才会用它,从而才能收集数据。「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吊诡的想法,」用户测评公司的副总裁说道,「Facebook 的关键目标是想通过手机这个设备让人们可以得到即时回复。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即时满足感的时代,而智能手机就是即时满足感的载体。Facebook 面临的一个有意思的挑战是:你如何让期待即时回复的受众去使用一个需要花费点时间去响应你的即时要求的手机服务?」
把握效率就把握了一切
负责 M 语音助手项目的 Facebook 人工智能大神埃里克森在 M 发布之前说,从讲段子到帮你计划好周末近郊旅行的行程,小 M 无所不能。测评体验的用户要求 M 说了些笑话,但并不是都很好笑,按最低分 1 分,最高分 5 分为好笑程度打分的话,测评用户只给了 3 分,这部分唯一比较好笑的是,系统得花 5 分钟左右才能说得出这个笑话。不过 M 推荐餐厅的能力倒是很厉害,能很好辨别用户的语音信息,虽然让人等得太久——要 11 分钟。
M 可以很敏锐地理解用户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比方只是单纯地跟它说『在那儿预定一个位置。』它就能很好地理解『那儿』是『哪儿』,Siri 就做不到这点。
那帮忙计划周末的一次小型逃离之旅呢?这对 M 来说有点太复杂了。M 用来策划这种短途旅行的时间太长,导致用户最后直接决定「艾玛,不去了。」在大家屏息凝神等待的 15 分钟过后,M 提供了加州前 22 个热门短途旅行的地点——基本上是大家 Google 一下就能找到的信息。报告中说,「尽管它的响应速度很慢,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但用户都觉得如果放着让它自己在后台运作而不是候着它,就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