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消息 据外媒(Intercept)报道,虽然苹果向用户保证iMessage的短信内容不会向通讯双方之外的任何人暴露,不过最近Intercept获取一份文件显示,虽然短信内容被加密,不过通讯过程中联系人的信息却会被记录,在法院命令的情况下,苹果会将这些联系人信息提供给警方。
iPhone提供两种短信收发方式,一种是通过普通的运营商提供的短信服务(在iPhone上以绿色气泡显示),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苹果自建的更安全隐蔽的iMessage服务(蓝色气泡)。最近外媒theintercept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由于需要辨认短信收信人是否是iMessage用户,每次发短信iPhone都会将通讯人的电话号码向苹果的服务器上报。虽然短信内容得到加密,但这些号码信息却被明文记录。
电话号码之外,同时被记录的还有通讯的时间,甚至还可能包括地点信息(根据IP)。这显然和苹果对公众对说辞——“我们不会记录与用户有关的信息”——相反。在涉案情况下,若有律师想要获取这些通讯记录,苹果有义务向法院提供这些资料。在Intercept向苹果就此问题进行询问时,苹果表示这些记录只会被保留30天的时间,不过在涉案情况下可能会有变动。这等于说只要法院一声招呼,这些记录就是对警方公开的。
Intercept从佛罗里达州的电子监控执法团队那里获得的这份名为《iMessage FAQ for Law Enforcement》的文件。文件标示着“执法资料”和“政府内部”的标示。虽不清楚这份文件出自何人之手,不过从文件内容看似与苹果公司难脱干系。
根据法律,许多手机制造商和通讯公司都会向法院和警方提供此类通讯信息。不过如今发现苹果也会这么做还是让人惊讶。因为苹果和其他厂家都曾信誓旦旦地保证会保护用户隐私安全。

苹果公司的下面这段声明透露了更多细节:
“当执法机构向我们出示传票或法院命令时,我们依法提供相关信息。由于iMessage采用端到端加密,即使是苹果公司也没法查看到用户短信的具体内容。不过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使用特定app会在苹果的服务器上留下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包含内容性成分。”
这段声明与前述那份泄密文件一致。虽然苹果不会提供任何通讯内容,不过通讯人信息并不在保密之列。电子前沿基金会的律师安德鲁·克罗克(Andrew Crocker)发出的疑问引人深思:“是否用户每点击一个app的动作苹果都会有记录?”若答案是肯定的话,或将引发公众的新一轮隐私焦虑。佛罗里达州警方和苹果公司都未对此问题作出回应。
苹果依法与政府的配合无损该公司积极捍卫用户隐私的正面形象。而这份泄密的文件也仅仅是展示了苹果的“依法配合”,而不是“主动谄媚”。
在2013年苹果公司被曝出同其他科技巨头一起为美国国家安全局提供监听服务之后,苹果随即发布了一份“用户隐私承诺书”,澄清自己并非传言中那么过分。在去年圣贝纳迪诺枪击案中,苹果拒绝帮助FBI解锁凶手的iPhone也为其赢得用户的支持。面对此次这份文件的泄密,大众自然乐意看到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看重用户隐私的保护,不过与其听其承诺,技术细节的公开更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