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如何提高匹配效率?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郝冬

2016-12-20 20:00:27

摘自:百度百家

对于陌生人社交产品而言,其用户获取、留存,以及后续的商业化,都建立在较高的用户匹配效率上,毕竟陌生人社交产品不像微信

对于陌生人社交产品而言,其用户获取、留存,以及后续的商业化,都建立在较高的用户匹配效率上,毕竟陌生人社交产品不像微信、QQ这样的熟人社交有着天然的高活跃度。两个完全陌生的用户如何在一款社交产品上建立联系,就成为社交领域创业者考虑的问题,因为这种联系一旦建立,覆盖上面的关系网络将带来极高的商业化潜力,无论是游戏、广告、会员,或是直播。下面,就从陌陌、探探、Same这三款热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谈谈陌生人社交产品如何提高匹配效率。至于直播,我认为其本质更像是表演,而非社交,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陌陌:LBS、iOS、谁看过我

陌陌天生就是一款LBS社交产品,在2011年成立时,虽然外有Foursquare,内有街旁,但陌陌主打LBS社交的模式还是很超强的。而这种简单粗暴地将异性由近及远排列的模式,用户体验不能更友好,用户匹配效率不能更高,世纪初同城聊天室取代了漫无目的的网上聊天,10年后的LBS产品直接将距离缩小到了一个小区、一座写字楼。虽然很快陌陌被冠上了"约炮神器"的名号,但无碍这种产品逻辑的成功,"简单可依赖",百度的slogan似乎适合当时的陌陌。

2011年7月第一版陌陌只有iOS版,直到近半年后才发布安卓版。2011年中iPhone还没有成街机,手持第四代的苹果用户直接将用户类型做了区隔,他们的用户画像是:城市、高知、白领。虽不完全准确,但iOS版本先行的策略是利于早期用户匹配的。当然随着安卓版发布,用户规模不断增大,匹配效率也逐渐走低,2015年的陌陌6.0改版希望通过增加诸如学校、家乡、职业等标签结合LBS进行更精准的推荐匹配,但用户资料造假使得改版初衷大打折扣。这里不再赘述,有机会另起一篇单独讲,下面讲陌陌的会员体系。

在提高用户匹配效率上,陌陌会员服务功不可没,有道是一切会员体系都是炫耀体系,陌陌会员也是如此。陌陌会员功能涵盖:专属标示、更多头像、谁看过我等功能,而其中"谁看过我"功能可以说是会员功能的核心,相较于直接跟陌生人搭讪,从"谁看过我"列表中搭讪的成功率更高,这侧面表示对方似乎也对"我"有意思。在陌陌推出直播前,会员收入一直占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就可以想象出用户对此功能的热爱,因为它切实地对提高用户匹配有帮助。毫不夸张地说,陌陌对会员运营的成功堪比QQ钻石系列。

探探:你情我愿、兴趣标签

作为后陌陌时代最成功的陌生人社交产品,探探Copy自国外的Tinder,但仍然凭借更简单粗暴的产品获取了千万用户,当然,表面简单粗暴的产品都有其内在细腻的逻辑。

简单来讲,探探跟陌陌都是刷脸社交,但探探用户关系的匹配是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的,"刷脸"这一环节已经过滤掉不想互动的用户,只有相互感兴趣才能匹配成功进行下一步沟通,这就避免了陌陌上大量的无效互动(例如一个颜值高的女性会收到上百个"你好")。说白了,探探直接将用户群体做了区隔,白富美跟高帅富聊,打工仔和打工妹聊,说是"你情我愿",不如说是"门当户对"。当然,只通过"刷脸"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时候个人资料页兴趣标签就起作用了。

个人资料页的兴趣标签对用户进行了更深度的区隔,去过的地方、喜爱的音乐电影、热衷的运动,都成为继续优化匹配度的方式,一个去过多个国家旅游的用户与有过留学经验的用户,匹配成功的概率也就更高。当然,由于个人资料页入口较深,难免会在初期"刷脸"的过程中错过一些合适的目标用户。而探探的其他一些为了提高匹配效率的尝试,例如"在国贸与她擦肩而过3次"似乎效果一般,毕竟是同城LBS产品,距离不再是问题,"擦肩而过"就能说明二者的缘分?似乎也很牵强。

Same:人以群分、极小颗粒度、产品工具化

"看不出有什么潜力,但又好像代表了未来的样子",这是之前腾讯投资Same后马化腾的评价。是否代表未来不敢谈,但Same的确有很多的可取之处。相较于其清新的产品UI,Same团队在内容运营上的确值得很多社交类公司学习,其通过建立颗粒度极小的频道以及将产品工具化,实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目的,提高了用户关系的匹配。

Same频道的颗粒度极小,比如:Siri萌萌哒(调戏Siri)、手拿drinking系列(手拿星巴克可以,手拿统一绿茶不合适)、轻性感(尺度要拿捏准)等,而非像百度贴吧一样将话题粗暴定义为:篮球吧、女神吧等。这种颗粒度极小的话题,尤其是细分小众的话题,一旦用户进来能形成很强的认同感,因为主题已经定位切分的很细了,那么理解内容以及进一步创作相应的内容门槛就变高了,这已经对用户实行了过滤。很多颗粒度极小的话题频道,仿佛是一道暗语,进来的人仿佛是失落多年的兄弟姐妹,所以,通过颗粒度极小的话题,实现了用户高效率的匹配。

何谓产品工具化?是Same一些在功能方面创新的频道设置,比如:早期打卡、你说歌名我唱给你听、投票根本停不下来、声控福利社等,Same直接开辟打卡、录音、投票功能给予产品支持。对于"你说歌名我唱给你听"这样的频道,如果一位用户唱的好听,很容易与点歌用户建立关系的。这其实都是一些微小的创新,但的确笼络了不小的一批用户。随着Same前段时间新上线"找朋友"的同城功能,其在陌生人社交方向的战略也更激进。

结语:以上三款社交产品成功的因素很多,我只是从自己的使用经验以及所看所思中得出一些观点,难免有失偏颇。但由衷地希望在微信成为流量黑洞、直播产品遍地的当下,能有更多好玩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出现。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