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微信是一个工具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 窦滢滢

2017-01-05 11:36:54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张小龙对微信属性的重新调整,从此前的平台重新定义为工具之后,表示微信将迈入全面的商业化时代。张小龙对微信属性的重新调整,从此前的平台重新定义为工具之后,商业化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浓,也表示微信将迈入全面的商业化时代。

张小龙对微信属性的重新调整,从此前的平台重新定义为工具之后,表示微信将迈入全面的商业化时代。

1月9日将开放小程序;今年春节不再玩摇一摇红包。这是日前举办的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的两个关键信息。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如此解读,同时,微信摇红包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今年春节不会再有摇红包的活动了。

小程序挑战APP

和微信公众号一样,小程序在微信里没有入口,启动时需要扫描二维码;不需要下载和安装,所以不会有小程序商店;小程序没有粉丝量,只有访问量,无需订阅,用户不会收到推送消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可以分享给好友和微信群;和公众号彼此独立,但可以相互跳转。

“小程序不是通过流量分发,而是当用户有需求时,以触达用户的方式来完成使用。因此,即便能搜索小程序,也会极力限制搜索的能力,以免被滥用。”张小龙表示。

小程序的布局,打破了此前被腾讯一直定义为平台的理念,也重新定义了微信。“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张小龙表示,微信是一个工具,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

张小龙对微信属性的重新调整,从此前的平台重新定义为工具之后,商业化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浓,也表示微信将迈入全面的商业化时代。

分析人士则提出了一种预测:微信上有程序,用户就不用下载程序了,这也就从根本上终止了用户用APP。

这种猜测并非不可能。《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90分钟以上,典型用户每天平均发送信息的次数达到74次,每月发红包高达28次。对比一下国外社交 “大牛”:在2014年的时候,扎克伯格称美国用户平均用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超过40分钟,到了2015年,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了20分钟以上。

拥有如此高的用户黏度,不难看到,微信小程序的推出,极有可能改变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取服务的途径,短时间看,虽然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有利于短时间内降低成本,避免APP开发和引流等投入,但长期来看可能加深对微信依赖程度。

事实上,APP分发市场早已派系林立。除了苹果的APP商店外,腾讯有应用宝、阿里旗下有豌豆荚和PP助手,而百度旗下则拥有91无线,各大手机厂商也借助各大平台的优势,如华为、小米均打造了自己独有的APP商店,其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时代。

有业内观点认为,“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很有可能改变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取服务的途径,这是趋势。”

再见,摇一摇红包

小程序即将登台,摇一摇红包却成为过去。

过去三年,每个春节,都是腾讯、阿里两大巨头火拼红包的战场。发起这一战争的微信,突然宣布“不玩了”,出乎意料。

“要回归工具的本质、深耕于产品运营的日常。”张小龙强调,微信只是个工具,而作为一款好的工具,不需要借助节日场景来运营。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前期的疯狂扩张,微信红包已经回归理性和深思:坚持做一款好的工具,不断提升用户日常使用的价值和体验,而非只是借节假日来扩展产品的渗透力。

事实上,春节红包活动对于微信团队来说,可能已经不堪重负。根据去年2月13日微信公布的猴年春节期间(除夕到初五)的红包整体数据,微信红包春节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总计有5.16亿人通过红包与亲朋好友分享节日欢乐。相较于羊年春节6天收发32.7亿次,增长了近10倍。这样的高频发次数,可以说毫不亚于春运的火车票抢购活动。

与此同时,使用微信支付也早已成为用户的日常。

无需拉拢新用户,也不再需要培养用户习惯,正如张小龙所说“微信摇红包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