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8月7日讯(上海)
近日,华为、思科两大通信业巨头悲喜交集,迎来冰火两重天。
首先看华为方面,经过多年奋斗,华为终于一跃成为电信设备商市场第一。然而,与之对应的缺失利润的大幅下滑。
——7月24日,华为公布2012年上半年业绩:销售收入1027亿人民币,超越爱立信161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通讯业老大。然而上半年营业利润率仅实现8.6%,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2%。
再看思科这里,左手开出50亿美元收购了初创公司NDS,右手将1300名员工请出门外。
——7月31日,思科表示,已经完成对收购网络视频技术服务公司NDS的收购,本次收购总计耗资50亿美元。而就在此一周前,思科宣布,计划裁员1300人以进行公司重组。
现在,华为和思科称得上通信界两个当之无愧的巨头。前者终于成为电信设备市场的No.1,后者则雄踞企业网络市场多年,然而,即便成为行业老大,两者也完全谈不上顺风顺水,反而充盈着步步艰难的味道,着就是“转型”的味道。
华为的转型之路
之所以华为能够获得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宝座,并非源自自身业绩如何出色,更大程度上是,此刻,在全球通信设备行业面临艰难时,华为的竞争对手遭遇了更大的衰落。
请看:根据公布的半年财报,爱立信上半年利润下滑64%,利润率第一次跌到了较低的个位数,5.9%。中兴则明确发布业绩预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80%。诺西、阿郎继续亏损,诺西收入下滑8%,利润下降34%,阿郎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无法实现既定的营业利润率目标。
电信设备商之所以面临这样的困局,本质上还是限于下游移动运营商的盈利减少与基础设开支紧缩。首先,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全体运营商都面临“被管道化”的局面,面对互联网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运营商盈利不断受制,尽管各国运营商纷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业务创新,意图摆脱“哑管道”定位,但是,到目前为止,仍不能找到普遍适用的新型业务创新,相比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期,利润增长有着明显的下滑,甚至,在3G网络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情况下,出现亏损。如此,全球移动运营商在网络设施投入方面,自然呈保守态度。另一方面,目前,全球3G网络建设已经趋于饱和。而4G牌照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发放。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时间里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增速将持续下滑。结论显而易见,电信设备市场有限的市场空间已经不足以支持华为的继续高速成长。
在此,我们就看到了华为在前瞻性战略布局方面的高明之处。2年前,在3G建设如火如荼的当时,华为就看到了电信设备市场可能出现的危机,并集结万人全力进军企业网市场。于此同时,在消费者业务领域,华为开始布局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这样,华为就形成了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架马车并驾齐促的局面。我们看,尽管首先与电信设备市场容量限制,华为运营商业务利润严重下滑,但在企业业务方面,华为的表现可圈可点,成功整合了原华为-赛门铁克业务,进一步完善了面向企业市场的ICT解决方案;发布了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CloudEngine 12800,并形成了完整的ICT解决方案;在业界率先推出全景智真,带给客户更加真实自然的面对面体验。而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的高端智能手机布局亦初见成效。其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等高端旗舰产品陆续在中国、西欧、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上市并大卖。据易观国际数据,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以12.16%的份额排名第二。
总体看来,华为企业网与终端市场方面的转型看起来不错。不过,企业网市场,是思科、H3C等国际与国内市场的传统强者的领域。在终端市场,又呈现一片乱战格局。因此,华为的转型,仍然在路上,何时才是成功,一切要用数据说话。
好罢,谈完了华为,下篇,我们就说说思科。从华为首成通信业老大和思科收购NDS看通信业两大巨头的转型之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