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首成通信业老大和思科收购NDS看通信业两大巨头的转型之路(下)

责任编辑:Zane

作者:Zane

2012-08-07 10:35:25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近日,华为、思科两大通信业巨头悲喜交集,迎来冰火两重天。

企业网D1Net》8月7日讯(上海)

近日,华为、思科两大通信业巨头悲喜交集,迎来冰火两重天。《从华为首成通信业老大和思科收购NDS看通信业两大巨头的转型之路 》(上)中谈及了华为的转型,下面,我们来看思科的方向。

思科的方向

去年7月,思科宣布为了实现1年10亿美元的成本节省目标,提高公司利润率,思科系统计划裁员15%,并出售一家工厂。本次1300人规模的裁员,相当于总体员工数量的2%,亦是去年制定的公司重组持续流程的一部分。钱伯斯认为,这是思科进入“中青年期”后精简企业所必须的。事实上,与其他通信设备企业一样,思科同样面临通信市场的寒冬侵袭。从2011年下半年来,断断续续的裁员,也是自救的必备手段。除此之外,保持原有市场及挖掘新市场也是思科同样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比华为,思科的裁员与收购,就显得从容一些。

毕竟,尽管同样面临通信市场寒冬侵袭,思科所专注的企业业务市场所受到的冲击相比运营商业务市场小得多。2011年,在遭遇交换机业务下滑后,在近期又重新夺回70%的市场份额。在路由器领域,则扩大了7%的市场份额。按此说来,思科在关键业务领域仍然保持了较好的业绩。

当然,收到欧债危机、政府支出疲软以及大企业客户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思科同样面临着销售增长放缓的困扰。在这个时候,调整资源配置,将资源派到行业最需要的地方就成为思科目前的转型重点。

相比华为发力企业业务市场和消费者业务市场,思科对视频领域情有独钟。早期,随着电话运营商之间的合并,企业和消费者在设备成本上的开支已经不再增长,于是,思科发现了企业与消费者视频业务上的发展契机。 相比思科在社交和协作软件方面的拓展,思科向视频业务深入发展更显得合乎逻辑。正如有业内人士指出,“任何增加网络流量,使其更加拥挤不堪的东西都能让思科高兴,视频是门大业务,而且存储大量视频将要求相关企业购买更好、更强的路由器,以应对流量增长。”

此后,思科开始了在视频业务市场迅猛扩张。短短几年,思科相继投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了网络会议服务商WebEx、视频通讯公司Tandberg和摄像机公司Flip。尽管2011年,Flip摄像机业务关停证明了思科在视频业务扩张中存在冒失,业界对其视频战略亦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多元化的业务扩张有损到核心的网络业务,另外,在云计算新科技革命到来之时,思科也错过了第一波发展浪潮。

不过对于思科而言,它的命运不仅受客户营销,还受制于投资者的要求。为追求利润增长,跨界是必然的选择。毕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思科已经在路由器与交换机业务领域拥有了70%~90%的市场占有率,在客户设备成本开支减缓或者不在增长的今天,继续挖掘更大的市场空间显然是事倍功半的结局。

从此次思科50亿美元收购NDS,显然是为了填补云计算技术空缺,以及进一步发力视频业务,并增加用于下一代视频服务的软件。NDS的软件平台、客户群和服务模式将补充思科的连网视频产品,加快Videoscape的发布速度。此外,思科还将通过收购NDS扩展其全球视频产品在新生市场的销售范围,进一步拓宽其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范围和加深与客户的关系。

华为与思科的PK

早前,当《华尔街日报》记者向思科CEO钱伯斯提问,在所有的公司中,哪一家让你最担心?钱伯斯毫不迟疑地回答:25年以前我就知道,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将会来自中国,现在来说,那就是华为。

确实,在通信业界,华为与思科是当之无愧的巨头。前者在电信市场叱咤风云,后者则在企业市场独领风骚。然而,在各自领域登峰造极后。两者之间的碰撞,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如今,华为已经进入企业网市场,尽管尚未在全球市场上与思科展开全面对决,但是可以预料。随着企业业务愈发成为华为的转型关键,两者之争是早晚的事情。至于华为与思科的巅峰对决,为时尚早。不过此前,两者之争可以简单视为转型之战。在通信业界风云变幻的今天,业界巨头稍不留意就闪身落马,前有北电,后有诺基亚、RIM。在业界大佬纷纷走上转型之路的今天,谁能走好转型之路,也许才能笑到最后。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