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2月27日讯(上海)一般来说,用户不希望使用多种虚拟化管理程序(hypervisor),这会增加管理的复杂度。但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考虑采用超过一种的hypervisor产品。成本是原因之一。根据Veeam的虚拟化指数调查,成本问题是用户选择新的替代产品的首要因素。一些已完成一部分虚拟化部署的企业在向更进一步的虚拟化目标迈进时,持续增加的成本会抵消虚拟化带来的效益,此时一个更开放、低廉的hypervisor产品就被列入考虑范围。
另外,单个hypervisor可能无法满足用户设备的全部需要,别种hypervisor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会吸引用户做出选择。比如,在虚拟化部署初期,用户可能会选择成本较低,或者更普遍和易于使用的产品,但随着虚拟化经验的丰富,用户可能会转而考虑更复杂或者更适合于业务平台的产品。此外,提升硬件与应用的互操作性以及避免被厂商锁定也是用户考虑多虚拟化平台的因素。
为了应对多虚拟化平台的需求,一些虚拟化厂商已经发布相应的跨平台虚拟化管理工具。例如微软推出的系统虚拟机管理器(Virtual Machine Manager ,SCVMM)2012,可以支持包括Hyper-V、Citrix XenServer以及VMware vSphere在内的多种hypervisor环境。Quest的vFoglight 和VKernel也已经支持vSphere和Hyper - V。Novel 的PlateSpin Orchestrate可以对市面上的主流虚拟化产品进行管理。
但也有厂商如VMware表示对多类型虚拟机的集中化管理并没有兴趣,VMware CEO Paul Maritz公开声明不会发展除了支持自家产品以外的hypervisor管理产品。VMware采取这样的态度也情有可原,毕竟它已经拥有虚拟架构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对VMware来说,向其他虚拟化工具开放虚拟化平台并无利润上的好处。事实上,即使是多hypervisor管理工具,一般也只提供基本功能,例如开启与停止虚拟机。如果需要更多的高级功能,只有使用厂商定制的产品。微软SCVMM 2012作为多hypervisor管理工具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其重点仍然是“迁移”,从其他hypervisor迁移虚拟机到Hyper-V,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微软的产品。
尽管跨平台虚拟化管理工具的不完善可能会限制hypervisor的选择,但是多虚拟化平台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这将改变现有的虚拟化市场格局,而对开发虚拟化管理工具的第三方厂商也许是个机会。(Vivia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