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最热的投资话题之一。投中研究院最新研报选择从互联网金融的不同模式作为切入点,对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情况进行梳理。从发展趋势看,投中研究院观点认为,大数据将深入互联网金融的各个模式,早期进入者对用户及数据的累积可能会成为壁垒优势。
未来银行仍占主导地位
具体看,报告指出,在过去4年中,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已达5.4万亿元。主要增长原因在于互联网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购物和网络理财需求。
在我国,依托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目前大致可分两类: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和金融型支付企业。前者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为首,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后者以银联在线、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拉卡拉等为代表,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
作为近年野蛮发展的P2P网贷行业,投中研究院观点认为,我国的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发展要比国外晚5年。从2006年开始,国内的P2P网贷平台陆续出现,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09年起,P2P网贷平台交易规模已连续四年实现数倍的增长,但问题也频繁出现。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也很迅速,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一,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控制风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百度纷纷成立了小贷公司进军这一领域。唯品会、携程以及搜房网也正在筹划在上海发起小贷公司.
对于目前的余额宝及“类余额宝”产品,特别是今年银行系“宝宝”的陆续上线,投中研究院观点认为,未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仍将是银行,因为客户活期储蓄的主要目的还是用于日常的消费购物,而银行在消费支付功能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从美国推行利率市场化后,PayPal货基的逐渐消失也预示着,长远角度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货基也只能是一个过渡产品,但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其巨大的流量,依然有机会把余额理财做大。
P2P网贷或面临洗牌
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趋向又将如何呢?根据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点事件和资本市场的规律,投中研究院观点认为,从监管角度看,在P2P网贷方面,即将被纳入银监会监管。鉴于银监会相对谨慎的作风,对行业的监管可能将较为严苛,未来银监会可能会在注册资本、风险拨备以及业务流程上对P2P网贷行业进行监管,同时也有可能对行业准入施行发放牌照的方式,这都意味着P2P网贷行业可能很快会面临一轮大规模的洗牌。股权众筹方面,证监会已表示将最快于今年6月出台相关政策,如果像美国一样得到宽松、鼓励的支持性政策,股权众筹融资模式将有可能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行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在国外发展较早的没有线下实体网点的互联网直营银行、券商以及保险(放心保),在外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也将是我国未来可以预期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起步和推进,货基的收益率将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从长远来看,作为历史过渡阶段产品的“宝宝”们生命力将经受考验。
从技术角度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变革,移动支付领域存在较大想象空间;大数据会进一步深入互联网金融的各个模式,早期进入者对用户及数据的累积可能会成为壁垒优势。